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大德常在 精神永存——各界人士追思陈士橹院士
发布时间:2016-04-29 08:16:12 点击数: 来源:宣传部

西工大新闻网4月28日电(记者 赵珍 郑真 摄影记者 郭友军)4月27日下午,陈士橹院士追思会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校领导陈小筑、赵瑞君、宋保维、何国强、张卫红、张海兰,陈士橹院士的家属、弟子,自发前来的师生代表、校友代表,以及陈士橹院士生前好友等约200人参加了追思会。

两个半小时的追思会中,先后有近20位陈士橹院士的弟子、西工大师生、校友追忆和缅怀了先生的治学育人、为人处世、生活点滴。

陈士橹院士虽已离去,但在每一位曾与他相处、被他感染的生者心中,先生永远不会离去。

致敬 “把先生的精神落实到行动中”

庄严肃穆的追思堂内,摆放着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各界人士敬献的花圈和花篮,一幅幅挽联流露出人们对陈士橹院士的哀思。几位耄耋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赶来,很多奋战在祖国各地的弟子千里迢迢地赶来,许多同乡、亲族感怀先生大德从浙江老家专程赶来……座位不够,大家便安静有序地站在后排;室内地方有限,人们便默默地站在门外……所有这些,都出于对陈士橹先生的敬意。

全体参会人员向陈士橹院士默哀之后,一起观看了记录先生生前影像和主要贡献的短片。看着短片中先生的笑容,听着先生熟悉的口音,在场许多师生为之动容。

“今天我们在这里,……追忆陈士橹先生近百年灿烂的人生足记和光芒之下的点点滴滴,敬仰先生忠诚的政治品格、崇高的科学精神、和超凡的人格魅力,感慨先生为航天而生为航天而逝的传奇人生。”陈士橹先生的弟子唐硕教授与大家一起重温了陈士橹先生的生平事迹。

西工大党委常务副书记赵瑞君对陈士橹院士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对陈先生的家属表示亲切慰问。他说,陈士橹院士一生对我国科技事业、航天事业、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为航天而生、为航天而去。他的离去,让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一位航天教育事业的奠基人。陈士橹先生的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从陈先生高贵的品质中汲取营养,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不辜负陈先生对我们的期望,把先生的精神落实到行动中去,完成先生未竟的事业。

追忆 “老师对我们的爱就像父亲一样”

追思会上,陈士橹院士的弟子们追忆了与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

厦门工学院校长蔡远利是陈先生的第6位弟子,他回忆,“读研究生的时候,每周定时定点,我们3个学生都要排队向先生提交学习研究报告。先生的严谨,让我们终身受用。上学期间,先生常常会来宿舍看望学生,他一是看我们床头书架上的书,了解我们最近的读书情况,二是了解我们的生活情况,还经常让我们到他家去改善伙食。老师对我们的爱,就像父亲一样。”

蔡远利说,陈士橹院士不仅对西工大宇航工程专业的保留做出了重大贡献,还为中国航天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果没有对航天教育的坚持、如果没有对航天人才持续不断的培养和输送,今天中国的航天事业也许会落后很多年。”

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所总工程师祝小平教授,从硕士到博士后都跟随陈士橹先生攻读,他说:“一路走来,遇到挫折时先生给我鼓励,取得成功时先生同我分享。1992年博士毕业的我准备去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前沿地深圳,受先生教诲引路,叫我不要放弃科学研究。工作后,我承担重点型号任务,担任总设计师,压力巨大,先生鼓励我勇挑重担,他说这是运用所学报效祖国的时机,人生能有几回搏!”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黄福铭代表一同前来的5位军人发言:“我是陈老师的第4位学生。读书时,每次给老师提交的进度报告他都会仔细认真修改,连标点符号和错别字都不放过。他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影响了我们一生。”

西工大航天学院院长唐硕教授与在场来宾分享了与陈士橹先生相处的细节:“陈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在平时一点一滴的言行中,无论大事小事,他都非常严谨。读书的时候,陈老师称呼我唐硕,当我留校任教后,陈老师就一直称我唐老师;每次去陈老师家中拜访,他都要换上正装;直到去年卧床前,陈老师每年开学都要走到学院来签到,从不让人代签。”

唐硕回忆:“有一次,我交了进度报告后,迟迟不见先生反馈。一周后,他告诉我,说他推导了报告中的一个公式,和我推导的结果不一样,我这才知道,我们每次提交的报告,先生都要亲自推导每个公式。结果经过先生指出,我才发现是我忘掉了一个点,导致结果出错。”

陈士橹先生的第一位女博士徐敏教授、陈先生的第一位研究生王建培先后哽咽着缅怀了陈先生。1962级8251班的薛正平朗读了同学们为陈先生所作的对联:“中华宇航有几人培桃育李近甲子,复兴强军第一等 耕天探月到耄耋。”《剑指苍穹 陈士橹传》的作者鲁卫平讲述了写书过程中与先生相处的点滴。

生命学院的本科生韩超逸给大家分享了他心中的祖爷爷陈士橹。航天学院博士生孙冲、硕士生吉申莘表达了晚辈的哀思和敬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赵育善教授,西工大航天学院李新国教授、符文星老师,陈士橹院士指导的最后一名博士生曾志峰先后追忆了陈先生。

“陈老师治学严谨,他曾对我强调,飞行力学应该翻译成flight mechanics,而不应翻译成flight dynamics,我们研究的是‘飞行术’,从此以后,我的眼界大大开阔了。”西工大航天学院王志刚教授说,“不论什么事情,陈老师都非常守时,有一次他为了及时赶上我的报告,走得太急摔伤了,但他担心影响我作报告,并没有马上告诉我,而是在报告结束后才托人告诉我。”

王志刚说,陈先生对学生的用心让他记忆深刻。因为研究学习中需要阅读俄文资料,而王志刚不懂俄语,陈士橹便将俄文资料翻译成汉语,让他学习。

“陈老师为人纯粹,他一心追求学术,从不追求名利。陈老师的境界,但凡有点私心的人都体会不到。”王志刚说,“虽然我们达不到陈老师的境界,但他的这种品质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我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学生的。”

感怀 “他经历了很多困难,但他毫不动摇地做下去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工大航海学院教授马远良先生也来到了追思会现场,他告诉记者:“我上大学的时候陈先生已经是学校的老师了,他虽然没有教过我,但他是学校的知名教师。陈先生每天都是同一时间走向办公室,因为他在文革时受过伤,总是弓着腰走路,这让我们印象深刻。”

让马远良院士最难以忘怀的,是陈士橹先生开拓航天事业的情怀和激情,以及他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毅力。

马院士说:“西工大的航天专业过去经历了很多困难,但陈老师始终坚持不懈,毫不动摇地做下去,这非常不容易。我校与航天系统相关单位能够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我校培养的人才能在相关领域做出的很大的贡献,这些都和陈院士一生的努力分不开。”

追思会现场,陈士橹先生的同乡、远亲等也纷纷从祖国各地赶来,缅怀这位他们心中可敬可亲的老者。陈兆刚来自先生老家浙江东阳上东陈村,在他心里,陈士橹是一位对自己非常节俭,对别人却慷慨大方的老人,“从几十年前开始,陈老每年都会资助贫困老乡,而且还给家乡老年协会捐款,从起初每年一两千元到现在每年几万元。我们家乡人都非常感谢他!”

陈先生的亲戚黄淑余女士与家人从上海赶来,她告诉记者:“陈老每次去北京开会,我们都会去看望他,陈老的平易近人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陈老的房间只有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书架,他的节俭朴实令我们非常感动。”

(审稿:高大力 编辑:田庆青)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