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丝路使者】尤里:我在太空放风筝
发布时间:2017-05-15 13:55:23 点击数: 来源:宣传部 国际合作处

西工大新闻网5月15日电(记者 王凡华)西工大俄罗斯籍专家扎波罗特诺夫·尤里教授:先后获得2015年度“三秦友谊奖”,和2016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谈及获奖的感受,他难掩欣喜地告诉记者:“这是一份意料之外的奖励。现在中俄之间交往日益密切,能为中俄两国的科技和教育交往,作些实实在在的贡献,我感到很高兴。”

从“两个尤里”说起

合中身材,藏蓝色的西装、黑框眼镜背后深邃而眼神……初次见到尤里,有如我们惯常想象中教授的模样:严谨、自律,薄薄的不苟言笑的嘴唇,骨子里多少有些俄罗斯精英分子的矜持。

和善的面容,不动声色的表情,隐约透着“慧者心辨而不繁说”的气度。

尽管已过花甲之年,但尤里看上去面色红润、精神焕发。交谈之中,他话虽不多,言语间却透露出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他多数时候倚在座椅上,身体前倾,微微蹙眉,目光灼灼。回答记者的提问,他总是一语中的,然后条理清晰地道出事件始末或观念想法,最后一句话做结。

我们聊到的故事,是从他的名字开始的。

在俄罗斯,“尤里”是个非常普通也大众的名字……年轻的萨马拉大学副教授奥列格,盛赞尤里教授是位“伟大的导师”。而他则笑着摆摆手,讲起了俄罗斯历史上有名的两位 “尤里”先生的故事。

第一位“尤里”是莫斯科的建城者。莫斯科作为城市,是在公元1147年被首次提及的,传说是基辅大公“长臂”尤里建立的。现在莫斯科市的特维尔广场,矗立一尊雕像——“长臂”尤里骑着骏马,身穿盔甲,配戴长剑及盾牌,一只手臂指向远方,一如他的野心及欲望。

而第二位“尤里”,便是我们熟悉的“进入太空第一人”,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2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太空飞行。

“当我乘坐飞船在地球轨道上运行时,我为地球的美丽而惊奇。地球上的人们,让我们保护并增加她的美丽,而不是去破坏她!”这是加加林从太空目睹了地球的倩影后,发出由衷的感叹,而这句话也成为日后从事航天科技研究的扎波罗特诺夫·尤里,终生难忘的故事和名言。

而对于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的副教授王长青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身边这位结交了十几年的老朋友——扎波罗特诺夫·尤里教授。他是萨马拉大学教授,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导航与运动控制科学院院士,曾获得航天事业突出贡献“航天员Beregovo G.T”奖章,是俄罗斯著名的空间系绳系统动力学与控制专家。他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4部,其团队多次参与空间系绳系统空间实验项目,在空间系绳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和行业影响力。

结缘中国,初识西北工业大学,还得从2002年开始。

彼时的王长青,还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做访问交流。在俄罗斯期间,他认识了尤里教授。双方一见如故,特别是在谈到共同研究的方向——空间系绳系统,两人更是相谈甚欢。很快,尤里教授便与王长青副教授科研团队建立了合作关系。

“空间系绳系统是一个人造空间物体的组合体,它们之间用一根长的元件(系绳、电缆、软管)连在一起,完成轨道飞行。通俗点讲,就像是在太空放风筝。这种技术可以完成普通航天器某些不能或不方便完成的动作。”王长青介绍说。

用空间系绳链接中俄

空间系绳系统是一项鲜为人知的航天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俄罗斯的科学家们奠定了空间系绳系统的理论基础,并把这项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尤里教授在空间系绳系统研究这条路上已经跋涉了几十年,其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不过,“我很幸运,能和包括中国伙伴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一道深入研究下去。”

在尤里教授看来,空间系绳系统研究正是他联系中俄教育科技合作的最佳“纽带”。

近几年,在尤里教授的推动下,西北工业大学和萨马拉大学之间的交流密切、互动频繁。

2006年,尤里教授积极参与推动首届“中俄航空航天技术大会”在西北工业大学顺利召开,数十位在俄罗斯航空航天界享有盛誉的专家参会,中方包括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单位在内,20多家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研究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学者前来参会。大会促成了多个中国企事业单位与俄方的技术合作意向。

从2007年开始,西工大几乎每年都有学术访问团造访萨马拉大学,访问交流,学习培训。

尤里教授还推荐团队成员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伊斯科夫教授、萨日明教授、巴维尔副教授和奥列格副教授等,专程到西北工业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同时,他也邀请西北工业大学王长青、王伟和李爱军等多人到萨马拉大学交流合作研究。

2012年,尤里教授入选中国外专局首批“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并开始在西北工业大学工作,连续工作3年。

正式加盟西工大以后,双方的合作也进入“全面提速期”。

几年来,尤里教授与王长青副教授团队在空间系绳系统技术领域开展合作,获得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1项,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项目1项。双方联合研制了空间系绳系统展开机构原理样机,建立了地面模拟仿真实验台,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

此外,双方联合发表高水平论文6篇,联合出版的专著《空间系绳系统运动动力学与控制导论》,填补了中国国内空间系绳系统研究领域的专著空白。

在尤里教授及其团队的支持下,王长青副教授团队发展了空间系绳系统展开过程精确动力学模型与控制理论,实现了空间系绳系统展开过程空间物理实验关键技术突破,在空间系绳系统展开控制机构原理样机设计关键技术攻关上也有重要斩获。

说俄罗斯专家尤里是西工大教授,绝对此言不虚。

他参与创建了西北工业大学第一个学院人才特区“自动化学院人才特区”,并受聘为讲座教授,当选为该人才特区第一届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在尤里教授的积极倡导下,联合研究机构“中俄国际空间系绳系统研究中心”于2012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挂牌成立,以此联合研究机构为依托的“飞行器综合体效能分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2014年获批成为国家国际国合基地(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类),实现了西北工业大学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零的突破”。与此同步,2015年2月19日,俄中“空间系绳系统”联合实验室在萨马拉大学挂牌成立,标志着双边在空间系绳系统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全面搭建。

最让尤里教授欣慰的是,他与西工大的合作,除了科研的卓越进步之外,在青年人才的培养方面,也是成果颇丰。

目前,尤里教授与王长青副教授团队联合培养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7人,已毕业硕士生8人。通过本科生的“新生研讨课”和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讲授,“希望两国的年轻人在航天事业中更快地成长起来……”尤里恳切地说。

从学者互访到学生交流,从科研合作到联合培养……尤里教授与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的合作,可谓是“小步快跑、稳扎稳打”,每年解决一个问题,一步一个台阶上去。

“我们在俄罗斯的研究更侧重与基础理论,而在中国西工大的研究,则更关注实践,希望能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尤里教授表示,中国近年来发展很快,经济实力大增,对于航空航天相关研究的投入也很大,“这是中国目前非常大的优势”,“希望我们未来可以有更多深入的合作。”

期待未来的“好日子”

谈到与中国开展合作的困难,尤里教授异常的轻松,“除了西安和萨马拉之间距离太远,我们的交流没有什么障碍,合作非常愉快。”

而对于未来与西工大的合作,他则寄予了更高的期盼。“我对未来有很多的计划……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到萨马拉大学,也会推荐更多的俄罗斯学生来西工大学习交流;希望发表更多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希望继续推进两国联合实验室的建设……”他用一连串的“希望”表达了对未来工作的迫切。

而对在中国、在陕西的生活,他同样有不少“游历中国”的计划。“古城西安在很多俄罗斯人心中,都是很有名气的地方。”尤里教授介绍说,他专门参观了大雁塔、钟鼓楼等地,“兵马俑就去了3次”;看过仿唐乐舞、歌舞剧《长恨歌》……工作之余的他,还热爱运动,游泳、打台球、羽毛球,还特别喜欢玩中国的兵乓球等等。

往来中俄之间,他也不余遗力地向中国朋友介绍俄罗斯,介绍萨马拉大学。“萨马拉是俄罗斯以航空航天特色著称的城市。在萨马拉大学内,有两个著名的博物馆值得推荐。一个是航天博物馆,一个是发动机博物馆,都非常值得去看。”

近100年来,人类开始探索自己头顶上神秘的星空。而在这个探索和挑战自然法则过程中,人类内心的精神和道德法则也通过那些亲历这个伟大事业的人而得到了显现。

在尤里教授看来,这个探索的过程,应该留下中国和俄罗斯的名字,应该留下西工大和萨马拉大学的名字。

“未来西工大和萨马拉大学的合作,会踏实地走下去,中俄两国的科技和教育交流,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展望未来,尤里教授孩子般地眨眨眼睛说。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