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封面故事】周红艺:理工世界里的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6-04-05 16:48:01 点击数: 来源:宣传部

    

西工大新闻网4月5日电(记者赵媛媛) 提起西工大,大家想到的多是三航等领域的高精尖科学技术。孰知在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还有一位近乎隐士的艺术家——周红艺。他用宁静简淡、意味悠长的笔墨,为这学术氛围浓厚的理工世界注入一抹文化的气息。

初识周红艺的画,一人、一桥、一树,烟蓑雨笠意江南。似有仗藜徐步、观花听泉的自在,似有花开花落、流年似水的感叹,又似有天地悠悠、静寂孤往的情怀。观画人不同,心境不同,会有不同的感悟,却收获相同的如茶香般淡然、古琴般沉静的感动。

拜访周红艺的欣欣斋,窗明几净,琴音缭绕,墨香沁人,犹如小楼一统,不闻凡世尘与嚣。细细品味周红艺的文字和画,慢慢品出了作品中渗透出的古意、新意和己意,芳香四溢。那是一种“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逍遥。而周红艺,则似一谦谦书生,从容穿行于过去和现在,思古人之风,寄今人之情,画心意之境。

一张几,一壶茶。在袅袅细雾中,与周红艺闲话家常,知道了画作之外的故事。

大学毕业刚到西工大时,周红艺曾在筒子楼住过一段时间。他笑谈当时水房里常常水漫金山,从水房到厕所需要垫着砖头跳着走,甚至要打伞入厕,不然楼上的滴水会让你狼狈不堪。周红艺为自己的房间起了“一壶茶室”的名字,在里面喝茶、读书、写文、养兰花。后来他在白庙小区有了一间画室。闻着铁板鱿鱼、炸油糕、凉皮的香气,听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穿过塞满人的巷子,就到了那间墙壁上满是爬山虎的画室。画室陈旧、清寂,与室外俨然两个世界。在那里,周红艺静静的画了十年的画。有一阶段,整礼拜的不出门,画画。他打趣说自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地做着桃源大梦。也常常发呆。他说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其实想法最多,成堆成堆的废画,就是这样呆出来的。那段时间,周围的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这孩子整天种花、种草,喝茶、画画,就是不做学问、不挣钱,干啥呢。正是那段时光,周红艺在现实物质利益与内心精神追求的矛盾纠结中定下心来,走上追求艺术的道路;从热热闹闹的捣鼓水墨、玩现代派中发现了传统的好处,开始潜心临摹、阅读、创作,涵养了悠然淡定的心性,也成就了自己的画风。

对于在理工世界里追寻艺术时遇到的质疑,周红艺说,艺术和科学一个是抽象思维,一个是逻辑思维,看似完全不同,实则融合贯通。比如科学需要创造力,艺术也需要创造力,而且艺术可以激发创造力。一些伟大的科学家,除了在科学领域成就卓越,在艺术领域也造诣匪浅。正如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所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科学与艺术就像不同方向攀登同一座山峰的两个人,在山麓下分手,必将在山顶重逢,共同奔向人类向往的最崇高理想境界——真与美。”

周红艺也喜欢写散文,曾出版书籍《欣欣斋随笔》。他说,看一篇文章,是听一个人和你说话,和你讲故事。那一段段文字,是人的呼吸,语言的节奏。不管作画还是写文字,都是源于朦胧的念头,顺着当时的心意形成的,由不得自己。他有一幅画作《上坡路》,其背后也有一个关于上坡路的故事。“老屋门前有个坡。村子里的人拉粮食、拉柴火都得打这经过。小时候我妈总是告诉我,要是在门口看见你叔、你姨拉架子车上坡,你就上去搭一把手,帮忙推一下。有时候你正拿个馍、端了碗饭蹲在家门口准备开吃,就看见老叔拉一架子车粪吭哧吭哧正上坡,帮还是不帮?看着他挣得脸通红,还是会放下碗,上去搭把手,闻一阵子臭味儿,换来老叔满脸堆笑的赞赏。渐渐地我们兄弟不用老娘提醒,帮人推车都成了习惯。再后来我们家的房子越盖越高,门前的坡也越来越平,最终成了水泥路。时间长了家门口渐渐成了村子的中心。我才觉出风水一直是走动的。”

比起谈画,周红艺更喜欢谈他的学生。“对学生讲大道理是行不通的,要从学生的角度,用他们的语言和方式。”由于学生的绘画基础参差不齐,周红艺一直用生活化的语言来授课,不讲明度、饱和度等学术用语,而用深浅、鲜艳度等名词来代替,努力使学生对绘画产生亲切感。他认为仅知道理论是不行的,必须得动笔画。所以第一堂课,他就让学生拿起笔来,画!有学生说:“咋画?不会!”他答:“我第一次画画也不‘会’画,但我画出来了。有笔有纸,只要你愿意一切就顺理成章。”他特别关注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从怎样削铅笔、怎样握笔等基本功教起,悉心指导、温言鼓励。曾有一个学生,拿着笔,对着白纸,不敢落笔。他上前,在纸上一通乱画,说:“你看,我也画不准,我也害怕一笔下去毁了整幅画。没关系,一笔画不好,咱画两笔、三笔……”他又在纸上勾勾画画,“你看,多画几笔,画样就出来了。”他教给学生一个办法:先“胡画”——克服落笔障碍,两三周之后,就可以画准了。

“不管作画还是教书,口碑是立在人心里的。只希望我的画不必署名,人们也知道是我的作品;学生毕业很久了,想起我时仍是一抹温暖的回忆。”淡淡数语,煦煦微笑中,是一种静敛的真挚深切之情。

 

关于开展“封面故事”系列宣传的通知:http://www.nwpu.edu.cn/info/1003/16376.htm

(审稿:陆佩华 编辑:田庆青)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