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模型运动6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6-06-11 12:12:34 点击数: 来源:

西工大新闻网6月11日电(记者 王凡华 摄影记者 卢迪)春华秋实一甲子,踏梦飞翔铸华章。6月10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模型运动60周年纪念大会暨“小航模·大航空”主题论坛,在西工大长安校区举行。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西工大航模运动的发展,直接投射出中国无人机的研制历程,成为我国航空事业进步的缩影,更助力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豹”飞机总设计师陈一坚,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副主任王雷,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海波,西工大副校长万小朋,全国9所兄弟高校和30多所重点中学的嘉宾,历届西工大航模队的代表,以及西工大的师生代表200多人参加大会,共同追忆60年的光辉历程,探讨航模运动发展的未来趋势。

回望与希望:航模运动是我国航空事业的缩影

万小朋在致辞中表示,回顾学校的办学历程,西工大一直与祖国的航空事业,结下了深厚的世代情缘。特别是学校航模运动的发展,正成为我国航空事业进步的一个缩影。60年来,航模运动已经成为西工大最引人瞩目的团体项目。目前,校园的航空科普、科技竞赛等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同时,航模队还积极走进中小学开展航空知识科普和飞行表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我是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来的”,王雷兴奋地说,西工大航模运动在我国航模运动的地位是独特的,是非常重要的。他希望学校和社会各界,能把航模运动融入教育实践、进入课程,把航模运动与航空文化有机结合,使我国航模运动的基础人群不断增加,从而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栽好树育好苗”,培养众多的科技后备人才。

王海波在发言中表示,西工大是全国开展航模运动最早的高校之一,开创了我国航空模型运动和航空科技创新的先河。他希望学校,不断总结经验,跟踪引领世界航模运动发展的前沿,继续发挥优势,为国家航空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分享与探讨:航模运动助力航空工业

“航模是玩具吗?”

“航模运动和近年来火热的无人机市场有什么关系?”

“航模操作手的执照怎么规范发放,未来如何有序飞行?”

“航模设计和真实飞机的设计,到底有哪些可以吸收借鉴?”

“我们青年学生从航模运动中,能学习到哪些知识,对于后面的实际工作有哪些帮助?”

……

在随后的主题论坛环节,“精彩故事分享、行业专家点评、台上台下互动”的开放式交流,引起了现场强烈的反响,畅所欲言的交流互动让现场气氛活跃热烈。

航空模型运动历史悠久,它是伴随着人类航空事业的发展而诞生的。现代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都是从模型制造和试验开始的,现在它已发展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西工大航空学院院长杨智春介绍说,60年的历史,不仅承载着西工大航空模型运动的足迹,也投射出中国无人机的成长历程,更助力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我国无人机的发展就源于高校的航空模型运动。1958年,西工大狠抓航模运动的同时,开始研制“无人机”。1958年8月3日,我国第一架无人机在西安窑村机场试飞成功。据《航空史研究》考证,这是我国第一架试飞成功的脱离了航模规格的“无人机系统”。 1984年11月,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研究所成立,西工大无人机事业从此进入国家研制序列。截至目前,该所已发展成为从预研、研制、生产到售后服务自成体系的完整的无人机研发基地。无人机所所长王俊彪精彩讲述了从“航模”到“无人机”的“蝶变”历程。

“我从小就有个航空梦”,西工大航模队老队员、上海大学教授毛协民感慨地说,“航模对我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他还饶有兴致地讲述了航模队“开拓创新、敢争第一,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埋头苦干、团结协作”的精神内涵。

西工大航模队老队员、国家奥体中心副主任毕东海,也转达了全国航模爱好者对西工大航模运动的祝福——“你们是全国航模人的骄傲,你们是航模到飞机的典范”。一首来自于《名人话航模》文集编审委员会的长诗,让现场响起阵阵赞许的掌声。

历史到现在:航模运动与航空科技创新“合为一体”

航模在中国最初是作为国防体育项目发展起来的,之后航模运动走进校园,旨在培养航空航天后备人才。

早在1955年,南京紫金山麓卫岗,我国第一架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紫金山之鹰”,就是由当时的华东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前身之一)的航模队研制并试飞成功。一年以后,以华航师生为主体的国家航空模型运动队,参加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国际航空模型竞赛”。华航运动员代表我国第一次参加国际航模比赛就取得了两个项目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为中国航模的发展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1961年,西北工业大学航模队研制的“华山之鹰”模型飞机成为国际航模界的一匹黑马,创造了留空时间和飞行高度两项无线电遥控航模飞机的世界纪录,使国际航模界从此对新中国航模运动员刮目相看。

今天,西北工业大学的学生航空科技活动无论在规模、层次、技术上,都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学校更是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把航空模型的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2003年6月,学校建立了以学生的航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的航空科技创新基地,航模活动与航空科技创新基地合为一体。“经过航模队和创新基地的锻炼,通过航模理解航空,用航模将新思路新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创新基地给队员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帮助同学们不断提高航空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在以后的工作和科研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创新基地指导老师郭庆表示。

西北工业大学不仅自身积极发展航空科技体育,同时还积极宣传、展示航空科技体育项目。多年来,学校坚持到全国各地中小学进行项目展示,不仅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同时也使得更多年轻人了解航空科技体育项目,并喜欢上了航空科技体育项目。

当天,学校还举行了精彩酷炫的航空模型飞行展示;同时,学校还牵头组织成立了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精英联盟,旨在搭建航模知识交流合作的平台。

视频链接http://etv.nwpu.edu.cn/2016-06/17/cms15185article.shtml

(审稿:高大力)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