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主编推荐
当前位置: 首 页 >> 主编推荐 >> 正文
【80年·翱翔四海工大人】王海峰:用“实”和“真”设计起飞的轨迹
发布时间:2018-03-23 17:34:22 作者:赵珍 王凡华 来源:宣传部

西工大新闻网3月23日电(记者 赵珍 王凡华)王海峰出生于甘肃,20岁之前,他在西北厚重的黄土地上吸纳养分,蓬勃生长;20岁之后,他扎根西南,在天府之国施展才华,铸器报国。

大学四年,西工大人的朴实、扎实、踏实、创新在王海峰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让他在进入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简称611所)后,很快与所里“进取、协作、求实、创新、奉献、严谨”的氛围融为一体,成为割舍不掉的精神烙印。

王海峰1980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导弹系,1984年本科毕业后,来到611所工作,1987年成为宋文骢先生的首位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学位。

从事国家型号飞机研制工程和预研项目30多年来,王海峰参与过歼10、歼10双座机、枭龙、无人机,以及新型号的研制工作,从助理工程师,到自然科学研究员,从普通技术员,到专业组长、研究室主任,逐步成长为研究所副总师、总设计师,他在飞机气动力、飞行品质及控制律、飞行仿真模拟、试飞、售后服务、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综合保障和预研创新等诸多方面成为专家,对型号工程和预研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

崇敬:大学有大师,让学生觉得“来对了”

1980年,甘肃,兰州。高考刚刚结束,16岁的王海峰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果断选择了西北工业大学的航天专业方向,用王海峰的话说,年少懵懂的他,基于一种单纯的英雄情结,带着对航空航天的原始仰视,选择了西工大。

从此,王海峰进入西北工业大学导弹系(后改名宇航工程系,简称八系,今航天学院前身)飞行力学专业学习,从此,他的人生与蓝天结缘。刚一步入西工大校门,王海峰立刻就被这所大学浓厚的“三航”氛围和强烈的学术气息所震撼,“时刻都感受到一种新鲜感、神圣感、神秘感、敬畏感……”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西工大老一辈科学家的学识、品行、为人,至今仍令王海峰敬仰:“八系当时的系主任是陈士橹教授。尽管他没给我们带过课,但我们听过他的讲座和报告。我们都知道,上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陈士橹力保西工大航天专业,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为西工大的航天学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至今,王海峰仍用高山仰止,来形容对老一辈西工大教授的崇敬之情。季文美、陈士橹、黄玉珊……“老教授们对航天、航空事业的认识,对教育事业的追求,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这代西工大学子。”

大学之大,又不仅仅在于大师。“正是许多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把我们这些‘门外汉’领进了科学的大门。”回想起三十多年前的求学生涯,王海峰特别想对老师们说声“谢谢”。

教线性代数的孙老师,从不带讲稿,思路非常清晰,讲课充满激情。王海峰回忆说:“不论是孙老师整齐的板书、逻辑严密的公式推导,还他对我们严格的要求,都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崇敬感,从而驱动我们好好学习。”

专业课老师周凤岐、严恒元等老师,尽管各有特点,但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对学生的责任心,对教学、科研的崇敬之情,深深打动了年轻的王海峰。

为人朴实,功底扎实,爱岗敬业,是母校老师留给王海峰的总体印象。“西工大的老师都非常朴素,做事非常认真,老师们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践行着学校‘三实一新’的校风,这让我们受益终生。”在西工大老师的影响下,王海峰愈加坚定了“值得来”、“来对了”的想法。

求知:扎实的基础知识,工作30多年来受益匪浅

西工大学习氛围浓厚,王海峰“生怕掉队”。大学4年,他埋头读书,过着教室—宿舍—操场“三点一线”的日子。

刚进入大学,学习基础课程是必不可少的。高等数学、理论力学、工程数学、自动控制等……知识的海洋如潮水般冲刷着王海峰的头脑,足足两年的专业基础课,给王海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随着专业课的加深,逐步把王海峰带入到飞行力学和飞行控制的殿堂。

几十年来,西工大的本科毕业生一直以扎实的基础功底而闻名业界,直至今天,西工大仍然坚持以“基于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这一理念,来指引本科教学的发展。

大学本科教育,给王海峰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他说:“工作30多年来,大学学到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一直都能在工作中不断地用到。即使后来从事多个别的专业工作,大学学的东西仍然很有用。”

学习中,王海峰有自己的窍门。上课认真听讲,常问“为什么”。直到现在,王海峰在工作中,还经常问年轻人“这么做的机理是什么?”他认为,一个知识,不仅要掌握、记住,还要知道它背后的物理、数学原理,掌握知识的“根”,只有掌握了根本,才能更好地进行工程应用和创新。

课余时间,他阅读了不少经典名著,歌德、莎士比亚、雪莱、拜伦……内容涉及文学、哲学、音乐……此外,身材高大的王海峰还是八系篮球队、排球队的主力队员。“有空还经常参加学生会的活动,可以说,大学四年过得忙碌而充实。”

2000年,随着工作的需要和新技术的发展,王海峰与母校二度结缘,考上了航空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博士研究生,师从“长江学者”高正红教授。

回忆母校,王海峰觉得西工大不论是校园环境、校园氛围,还是老师和同学的风貌,都体现了“实”和“真”的特色,扎实、踏实、诚实;真知、真实、真诚。这种风气深深地影响并塑造了每一位西工大学子。

钻研:敬畏自己的事业,用心去做就不觉得苦

1984年进入611所后,王海峰有幸赶上国家重点型号工程歼10飞机的研制工作。

王海峰感慨:“我们这一代航空人非常幸运,一毕业就有幸参加国家重大型号的研制工作,这是一生难得的机遇。同时,从我们参加工作开始,中国航空事业迎来了大发展时期。我们能遇到这样得天独厚的大环境,非常幸运。”

参与重大型号研制,王海峰迅速成长起来,也是在歼10研发的过程中,他对航空事业的认识日益清晰、深刻,航空报国、强军富国的信念也愈加坚定,并从此对611所、对航空事业,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从基层科研人员干到总设计师,王海峰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部级科技成果奖、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四川省劳模、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个人立功多次,是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从业30多年来,王海峰几乎横跨飞机设计、试验、试飞、使用的全寿命过程,覆盖了许多跨度大的专业,且总能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完成了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学校打好基础很重要,不仅要学好基础知识,还要学习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工作后要继续不断地学习,向同事学,从书本中学,从工作中学。任何时候都要有想做事、做成事的激情,用大局眼光、正确方法、积极踏实、认真严谨,总能取得进步。”王海峰说。

采访中,王海峰多次提到两个词“神圣感”、“敬畏感”,这两个词汇不仅代表着他对母校最高的礼赞,也体现了他对611所、对航空事业最真挚的情感。

他是这样理解这两个词汇的:“保持一种对事业的神圣感和敬畏感,只有这样,才能用心地、忘我地工作,只有用心和忘我,才能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无所畏惧,才能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时刻反思和提醒自己,用全力以赴的状态来面对每一次的压力和挑战,乐在其中,也不会觉得苦。”

建言:西工大的核心价值要好好坚持下去

对于母校西工大,王海峰有太多的怀念和感谢:“在我价值观、世界观正在成型的十几岁,被第一时间注入了西工大的文化和精神,这对我一生来说,影响非常深远。”

对于“公诚勇毅”校训和“三实一新”校风,王海峰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公诚勇毅,就是遇到事,不怕事、不推事、敢担当。”

“实不是笨。先有‘实’,‘实’是创新的基础。只有通过实实在在地努力,才能让知识技能更广、更深、更活,才能更加站得高、看得准、走得正,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创新。”

在西工大的校友中,王海峰并不是个案。一代又一代的西工大毕业生,把“实”的作风、“真”的精神,带到了工作岗位上,他们做实事、出实效、结实果,成为所在单位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也成就了当今中国三航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西工大现象”。

王海峰用“很正常”来形容“西工大现象”:“几十年来,中国正处于三航事业大发展时期,为西工大人施展才华搭建了绝佳舞台。西工大学生功底扎实,做事沉得下心,善于钻研,在三航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辈出,是意料之中的事。”

面对高校间日益激烈的资源、生源、声誉等的竞争,作为行业管理者的王海峰建议母校重点培养两类人才:“作为以三航为特色的高校,西工大要培养工程应用人才,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具有探索精神的前沿科学人才。”

“不论何时,西工大‘三实一新’的特色都值得好好坚持下去,”王海峰说,“这是西工大的核心价值,不能变。”

采访手记:

采访王海峰之前,就已听说有关他的许多“传奇”。身高1.88米,他被称为成都所的“高人”,身形清瘦,讲起话来语速极快,回答提问干脆利落。611所的同事们都亲切地叫他“海总”。据说,飞行力学专业毕业的他,还自学了编程、软件测试、系统集成、试飞、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综合保障、售后服务等涉及飞机设计、制造的多个专业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是王海峰几十年来未曾中断的习惯。

他既是专家,在专业上沉得住气,能潜心研究;又是通才,在飞机设计领域从事过多个方面的工作,具有把控全局的眼光。不仅如此,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之上,他提炼总结出哲学的方法论,把复杂的飞机设计,统归于简单的哲理之中。

走路健步如飞,说话直指要害。王海峰坦言,自己是个“急性子”。不过,急性子的他,待人却非常和善。在他心中,西工大的老师是朴实、真挚、渊博的,采访时,他始终亲切、诚恳,尽力把每一个问题回答透彻,哪怕是不那么“恰当”的问题,也认真思考、仔细答复。

一个多小时的交流里,王海峰反复强调“敬畏感”、“神圣感”、“使命感”,以及对工作的忘我、踏实、扎实、诚实……这些词汇,同样也贯穿于他从求学到工作的人生轨迹中。

(审稿:乔彩燕)

相关文章
校园动态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