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尧和(1927-2018),北京人。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周尧和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53年赴前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冶金系深造;1957年研究生毕业,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在西北工业大学任教;1988年任全国铸学会理事长,同年当选为国际铸造学会执行委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任国际铸造学会主席;1996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2012年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首届“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2018年7月30日周尧和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2岁。
要敢于创新,更要自强不息
“严谨、求实、创新”是周尧和治学的三大特点,自始至终贯穿着他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1953年国家遴选留苏学者,当时在天津南开大学任教的周尧和入选。他在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冶金系攻读研究生,回国之后响应国家号召,离开故土天津来到西安,成为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的奠基人。周尧和关于“保温冒口”的研究论文被作为1979年中国铸造学会推荐的官方论文在国际铸造会议上宣读,震撼了国际学者。这一成果迅速在全国推广应用,加快了我国铸造业现代化的步伐。1986年,该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993年,周尧和任国际铸造协会主席,主持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60届世界铸造会议
在周尧和、傅恒志、张立同等一批杰出学者的带领下,西北工业大学迎来了科学研究的“春天”,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1987年全国学科评估中,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一举夺魁,成为我国上百个铸造专业中的第一名。
周尧和经常说道:“青年是中国的未来,青年也是西北工业大学的未来。”周尧和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数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为年轻人搭建成长平台。他说:“青年人要成长成才,作为团队的带头人,就要甘为人梯,甘做铺路石。”因此,周尧和在工作中十分注意人才梯队的建设,让年轻人挑大梁,承接重要课题,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和长处。1989年,周尧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他培养出的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如今已成为凝固学界的“顶梁柱”,在世界各地的一流学术团队中贡献力量。
周尧和希望团队成员“心怀祖国,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完成了多项重要理论课题及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创造了中国铸造界的多个第一:当选铸造领域的第一个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国际铸造学会主席的第一个中国人,领导建立了铸造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出铸造学科中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培养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
周尧和不仅是一位学术精湛的院士,更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教育家。从教以来,周尧和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从严、重导、求新”是周尧和培养研究生的核心理念。
1981年,周尧和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首批博士生导师。在培养第一个博士生时,周尧和抓得紧、管得多,定博士论文方向时,也是从该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稳妥的角度考虑。后来,周尧和开始反思,认为这种培养方式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没有把学生的创新能量充分释放出来。自己只是担心第一个博士生如果不按时毕业,会影响到自己,也会影响到博士点。周先生很自责,下决心改变这一方式。
“培养学生的出发点是要培养优秀的人才。“周尧和改变了培养学生的做法。他根据每个学生的经历、基础、特长、兴趣,准备了四类题目供学生选择:一类是国内新的研究方向,做的人很少;一类是国外没有报道,国内也没人做,风险性更大;一类是工程上一直没解决的老问题;一类是要求有很强动手能力的应用问题。周尧和认为,这些题目很有意义,但难度也很大,自己知道怎么入手去做,但不知道能做出什么结果。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自己,风险性和挑战性都很大。”就是想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释放创新能量。导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尽可能提一些参考意见”。
新的做法也受到学生们欢迎,学生们乐于接受挑战,也非常勤奋。“那时经常晚上十一、二点,教研室还灯火通明。”周尧和认为,正是因为学生们的勤奋,后来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介万奇就“钢锭的热顶偏析”题目,自行设计模型开展实验,发现了第三对流区,撰写的论文被美国冶金会刊评为优秀论文。魏炳波在博士期间研究的银基合金深过冷快速凝固技术达到国际最高水平。黄卫东的博士论文相当于指导建立了一个透明模型合金凝固过程观测室,他研究的路线成为之后学生钻研的一个新方向。
学生们的成绩令周尧和非常欣慰。“这些学生不仅博士论文作的好,工作以后成绩也很突出,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周尧和细数了学生们攻坚克难的例子,为学生们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当年在回顾这段培养研究生的经历时,周尧和特别强调:“教师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学生,应该以学生为本。”他希望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永远不能满足,“要不断提高自己,努力培养优秀的人才,至少应培养比自己优秀的人才。只有一代比一代优秀,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强大。”
魏炳波院士说:“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周先生始终把'育人立德'和'激励创新'放在首位。他不仅言传,更注重身教。他高尚的人格形象永远是弟子学术历练做人的明镜。”周尧和的“重导”指的是重视引导而不直接代替学生去做,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周尧和并不注重学生发表论文的数量,更关注的是学生研究课题的创新点。他要求学生一定要追求前沿的东西,要么在科学原理上有所创新,要么在工程上有所创新,要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周尧和还一直倡导"ECO精神”。"ECO"是"Excellent""Cooperative"和"Original"三个词缩写,就是要有出色的成果、合作的气氛和创新的思维。他对课题组成员和博士生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有志气,教师要有志气成为课题组内最优秀的成员,学生要有志气成为课题组内最优秀的研究生,更要有志气赶超自己的老师。二要讲团结,大家在和谐竞争中真诚合作。三要肯拼搏,要赶超别人,自己就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就要创新,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律己以严待人以宽
在学术上求新、求高、求精的周尧和院士,在生活中对他人总是非常宽容、
谦逊。
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周尧和始终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每逢实验室组织大家搞卫生,只要他在校就会准时参加,和大家一起劳动。他从不用公车办私事,外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交车,很少坐出租车。因公出差需要秘书接送的时候,周尧和总是安排在工作日,尽量不影响他人的业余生活。很多毕业生还时常给他来信,他也总是有所回应。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平易、宽容和平淡无求之中,显出先生德行的高远。
黄卫东教授说:“先生一生光明磊落,诚实正直,任何事情一律通过正规渠道处理。先生没有任何'公关'来的科研项目,对科研'公关'待一种本能的厌恶态度。”
杨根仓教授说:“在与先生相处的日子里,先生学术上的严谨、生活上的朴素和平易近人以及对下属和他人的宽厚,已成为我时刻仿效的楷模,并且我会将先生的精神传给后人。”而周尧和对自己的“鉴定”是:拙于交际、情商很低,思想保守、缺少魄力,不过是一个想努力做到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他人的人。
周尧和以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在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先后被国务院、航空工业部、兵器工业部、全国教育工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优秀教师、“为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201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周尧和“首届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正如颁奖词所言,周尧和院士是“一位令人仰慕、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一位令学子追随、功勋卓著的一代宗师,中国铸造界的一面旗帜,中国科技界的一份骄傲。”
(根据2013年《西工大故事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