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年会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论坛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3-10-13 16:25:07 点击数: 来源:海洋研究院

西工大新闻网10月13日电(李丁楠)为庆祝西北工业大学建校85周年,同时推动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技术进步,加强海洋科技与工程的交叉融合,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快速发展,2023年10月8日-9日,西北工业大学在太仓智汇港召开“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年会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论坛”。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德森院士,学术委员会顾问、西北工业大学马远良院士,海军航空大学何友院士,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蒋兴伟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张平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校领导及国内4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和嘉宾等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出席。

图片2.jpg

图片3.jpg

10月8日晚8时,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年会正式开始,重点实验室人员、学术委员及特邀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坤德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益新教授致欢迎辞。杨益新对与会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希望各位专家可以给予实验室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进一步促进兄弟平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随后,会议在杨德森院士的主持下进行,杨坤德做重点实验室工作报告。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此外,还围绕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提出了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图片7.jpg

会议最后,杨坤德为重点实验室优秀论文颁奖,王淑文、徐哲臻、郭玥作为学生代表领奖。

10月9日,2023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论坛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西北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科学技术研究院、太仓智汇港,西北工业大学海洋研究院、航海学院,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水下信息与控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全国声学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海洋工程与技术检验检测共享平台承办。本次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由海洋研究院杨坤德院长、航海学院曾向阳副院长、海洋研究院史文涛副院长、郭兵勇教授及张健教授共同主持。

图片10-11.jpg

上午8:30,论坛正式拉开帷幕,杨坤德首先介绍了本次论坛线上及线下与会专家及嘉宾,并表示希望本次论坛可以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建设提供一次良好的对外拓展交流机会,与会者们可以共同探讨领域内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分享学术前沿成果,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路。随后,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开富教授和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智汇港党工委陈洪亮副书记分别为本次论坛致欢迎辞。

图片12.jpg

首先,张开富做线上致辞。张开富向与会专家及参会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欢迎,并指出希望本次论坛可以为各位专家和优秀中青年学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探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领域的前沿和热点,使不同领域方向的学术思想产生交汇碰撞,迸发新的思路,开拓研究视野。

图片13.jpg

随后,陈洪亮致辞。陈洪亮再次向与会的领导、来宾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太仓智汇港自成立以来,坚持“聚焦需求、增量发展、交叉融合、开拓创新”发展思路,在未来也将继续致力于将海洋研究院建设成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新高地,持续推进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质量发展。

上午8:40,论坛正式进入上半场的专家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万德成教授做题为《漂浮式风机总体性能分析方法与软件研发》的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孙大军教授做题为《水下无人技术发展展望与水声定位导航》的报告;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俞建成研究员做题为《轻型长航程自主水下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的报告;华中科技大学李威教授做题为《水下声传播问题先进计算方法研究》的报告;大连理工大学宁德志教授做题为《高效振荡水柱波能俘获系统水动力性能研究》的报告;上海大学谢少荣做题为《海洋智能无人艇集群》的报告;复旦大学王桂华教授做题为《南海水文环境观测与环流研究进展》的报告。

中午11时,与会者们在杨坤德的带领下共同前往太仓智汇港进行了参观。在456展厅中,杨坤德围绕太仓智汇港的建设历程、建设规划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与会者们全面了解了校园整体布局、功能分区、配套设施、未来发展等情况。

下午13:30,论坛下半场专家报告环节正式开始。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崔琳高工做题为《海上漂浮式风电与漂浮式光伏发展现状》的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张卫东教授做题为《未来航运系统船舶自主控制面临的挑战》的报告;上海海洋大学王世明教授做题为《海洋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报告;武汉理工大学李晓彬教授做题为《海上无人船安全评估研究》的报告;大连理工大学阎军教授做题为《深海能源开发中的柔性结构关键力学问题》的报告;西北工业大学曾向阳教授做题为《水中目标识别技术研究进展》的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吴晟教授做题为《传感技术在海洋新能源工程中的应用》的报告;武汉普惠海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杨奋副总经理做题为《大规模光纤水听器阵列水下信息感知工程应用情况》的报告;西北工业大学王宏磊副教授做题为《水下探测与通信中的电磁场技术应用》的报告;中国电科集团第三研究所段江涛高工做题为《典型水下危险小目标的威胁评估研究》的报告;中船集团第七二六研究所,王艳研究员做题为《低频发射换能器技术的思考与对策》的报告;欧卡电子智能科技公司张弢副总裁做题为《内河场景下的L4级船舶无人驾驶技术探索》的报告;西北工业大学张晓雷教授做题为《复杂环境下语音信号处理的深度学习方法》的报告;西北工业大学张健教授做题为《数据驱动的海洋装备结构优化设计与不确定性分析》的报告。

图片38.jpg

最后,杨坤德主持本次论坛闭幕式。他对各位报告专家再次表达了感谢,并表示论坛内容涉及范围广阔,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报告带来了最新的科技前沿信息。他希望与会者们能以此为契机,思想上产生共鸣,学术上交叉融合,共同推动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建设。

本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论坛专家报告展示了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在绿色船舶、水声通信与探测、信息互通、海洋清洁能源和智慧海洋等方面的科技前沿技术和研究热点。聚集了国内船海行业兄弟单位,探讨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使不同领域方向的学术思想产生交汇碰撞,共谋船海创新方向,同商海洋科技发展新格局。

海洋研究院在未来也将继续凝心聚力、勇毅前行。持续强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队伍建设质量,产出高水平重大成果,推动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始终服务于国家海洋战略需求,为学校“三航”优势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党的二十大制定的宏伟蓝图做出更大贡献。

(审核:杨坤德)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