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拓宽“总师型”人才培养国际路径 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我校顺利完成“翱翔四海”暑期项目
发布时间:2024-10-09 08:58:08 点击数: 来源: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国际教育学院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指示精神,丰富“总师型”人才特质内涵,持续完善国际培养体系和路径,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持续优化学生“送出去”工作机制,创新推动“翱翔四海”项目升级实施,2024年学生出国(境)实践研学工作取得圆满的阶段性进展。

2024年“翱翔四海”项目启动以来,全校上下积极响应,构建“全局规划为基、协同部署为翼、资源共享为核”的多部门紧密联动工作机制。各单位展现出高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纷纷拓宽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努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出国(境)交流机会。

截至9月,已选派和组织119个团队、3000余名学生赴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新加坡等38个国家/地区围绕全球治理、科技创新、强基拔尖、学术前沿、国际竞赛、人文交流、“一带一路”七大主题开展研学,参与度和塑造力不断提升,其中本科生出国(境)较2019年增长160%,全面完成2024年目标责任制要求。学生赴全球排名前20高校项目占36%,前50高校项目占52%,极大满足了学生提升学术水平和语言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成长需求,并涌现了系列典型案例,下面分别是各单位相关情况。

航空学院

聚焦学校“127”近期发展目标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对人才培养要求,学院2024年暑期精心组织并优选派出181名学生(包括23名强基班学生)到澳大利亚、俄罗斯、马来西亚、埃及等17个国家/地区参加航空相关的暑期项目、国际竞赛。学院组织的5个项目,均聚焦宇航学科热点领域,教学内容注重“专业精,系统强”,涵盖卫星探测、航空空调系统、飞机结冰仿真、飞行安全、飞机结构设计、流体力学、先进材料、智能飞行控制、推进系统、无人机系统。同时“重实践”,开展了大量实验实践,并实地参观了多个航空实验室。通过国际课堂学习和实践,也进一步激发了“能担当”的责任感。航空学子们在课堂和实践过程中,积极提问、主动交流,有效增加了航空专业知识,提升了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科研思路,建立了国际友谊,向世界展示了工大航空青年优秀的专业素质和友好、协作的团队素养,进一步增强了成为具有国际胜任力的航空领域“总师型”人才的潜力。

航天学院

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总师型”人才为目标,学院2024年组织安排了5个暑期出国(境)短期项目,派遣学生人数179人,分别前往英国、爱尔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相关高校进行访学交流。暑期项目中剑桥、莱斯特大学项目以“强基拔尖创卓越”为主题,实践、理论、实验三位一体的研究型专业课程与英国文化、历史、科技体验相结合;澳科大、澳大项目,是科研合作助力学生培养的典范,专业知识与爱国教育相融合;高威大学项目,除专业知识学习外,沉浸式体验爱尔兰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访学,以“专业学习 名校探索”为主题,高校讲座与院所参观相结合,感受高校学习和院所研究氛围,提高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与领导力,激发学生航天报国热忱。

航海学院

学院响应学校的号召,全力支持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地“走出去”探索科技前沿,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自己的抗挫能力和适应能力。学院出实招真招完善资助机制,学院自筹实践经费并积极寻求海外合作伙伴的资助,让学生无忧参与国际交流。通过学院专项与学校泛项项目的结合,丰富实践类别,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2024年学生参加各类短期出国(境)项目多达30余类,派出人数跃升至170余人次,约为2023年全年的224%。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本着“让材料学科走向世界,把世界介绍给材料学科”的使命,今年暑期重点打造与海外高校官方合作定制项目,与希腊西阿提卡大学,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合作,让学生全方位走进海外学校,参与领域专家授课,与海外学生共同实验,参访当地材料领域知名企业,与海外领域专家和学生高度互动。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对参与学生进行1:1资助,鼓励动员学生参与项目,从而使学生通过国际化教学实践开阔视野,丰富国际交往经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机电学院

访问一流高校,感知科技前沿。为更好地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术能力,机电学院大规模派出学生赴国(境)外参加暑期夏令营活动、第16届“社会机器人+医疗健康”国际学术会议(机电学院为承办方),共计遴选156名优秀本科生分别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汉阳大学、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日本东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等知名大学学习国(境)外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综合素养,实现了专业能力与全球胜任力的显著提升。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学院积极打造2024年“翱翔四海”出国境项目,旨在深度引领学生跨越文化界限,全面增强全球视野与竞争力。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国际化战略,鼓励学生勇敢“扬帆出海”,在世界舞台上汲取知识养分,锤炼个人技能,强化跨文化适应能力。项目设计彰显多元化特色,精准对接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本年度,学院精心策划并实施了4个暑期国际交流项目,参与海外实践的学生规模实现突破性增长,累计派出学生超过118人次,这一显著成就标志着学院在推动教育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通过深化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项目不仅限于理论探讨,更强调实践应用与知识转化。众多海外知名高校及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提升能力的国际舞台,实现了学术研究与行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动力与能源学院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领军人才,帮助学生了解当前世界航空动力新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丰富学术阅历、提升综合素养、激发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动力与能源学院大力支持暑期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共有超过150名学生积极参与了包括暑期交流项目、国际会议以及国际竞赛在内的各项活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学院致力于从安全教育、项目管理以及项目总结等多个维度出发,密切关注学生的进展与表现,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从中获得实质性的收获与成长。同时,我们也坚信,通过此次研学经历的深入参与,能够为学生们注入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和持续追求卓越的强大动能。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本年度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制定国际交流短期项目学院资助政策、修订国(境)外交流综合测评加分政策办法,组织学院宣讲会、项目宣传推介会,多措并举拓展学生学生出国交流渠道,组织策划丰富的国际合作项目,搭建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海外研学机会,持续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国际格局。2024年,学院约150人次参加暑期夏令营项目,参加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5倍。

自动化学院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精、系统强、重实践、能担当的一流“总师型”人才,学院统筹谋划,及时开展研讨交流、项目确定、动员宣贯、实地实践等系列工作,于暑期共组织开展萨马拉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暑期项目、日本名校访学项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学项目、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访学项目及香港科技大学访学5个项目,共派出186名学生赴国(境)外学习交流。其中31名学生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进行了课程学习、学术交流及实验室参观实践,50名学生赴俄罗斯萨马拉大学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夏令营。本次学院“翱翔四海”项目立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格局,涵盖了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应用、空间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内容。学生在课堂中涵养知识,融入具有“国际眼光”的特色教学环境,培养创造型自主科研动力;于实践中学以致用,组装模型火箭,发射美好愿景,孕育多学科交叉意识;在文化浸润中成长成才,参观学习当地特色文化,融入民俗风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学院将持续推进与海内外知名高校间的人才培养、课程教学、访学调研等合作交流,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计算机学院

学院力推国际化教育,年度内选派150名本科生参与多国短期项目,足迹遍布日本、英国、中国香港等地。学院25名学生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参与为期一周的计算机科技前沿交流,不仅深化专业知识,还促进了文化理解与跨文化交流。30名学生则前往英国亚伯大学,体验英语学习新路径,领略威尔士风情,增强语言自信。计算机学院强调主动学习与国际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拓展国际人脉。这些经历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跨学科思维及国际视野,增强了其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学院将持续助力学生“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展现风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计算机领域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数学与统计学院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数学拔尖人才,数学与统计学院在国际合作处、教务部等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携手国际一流学府,于2024年暑期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国际交流项目,共计派出学生167人次。其中,25名2022级强基学生走进英国剑桥大学开展为期两周的“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模型”暑期项目,他们深耕深度学习之奥秘,精进知识探索之旅、沉浸英伦学术雅韵,体验科技工业新境、共语诺奖智者,启迪智慧火花。30名2021级强基学生走进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启“科学数理之窗”奇妙旅程。宝贵的研学经历不仅促进了同学们拓宽知识广度、拓展全球视野,也帮助他们树立更高理想、涵养博大胸怀,不断探索创新、追求卓越,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工大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际化视野与爱国主义教育并重,暑期项目不仅让学生跨越国界,亲身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拓宽国际视野,还蕴含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师生们有幸踏上了焦作舰,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双重提升,参与这些暑期交流项目的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吸收国际先进的知识,还能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室工作等实践环节,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极大地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强基固本与全球视野培养,香港中文大学的物理强基班项目,聚焦于强化基础理论,为大三学生提供了深入科研前沿、提升专业能力的绝佳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国际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学与化工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共派出97名学生(包括27名强基班学生)到香港理工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帝理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劳工组织等项目中进行访学实践活动,将化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化学,扩宽学生国际合作视野。本年度学院相应学校号召,贯彻落实国际合作政策,依托“翱翔四海”平台,首次出台了学院配套资助政策,实现了学生从去年0人自主报名到今年70人出国境的全面突破。学院同时积极寻求海外合作伙伴的资助,让学生无忧参与国际交流。通过学院专项与学校泛项项目的结合,丰富实践类别,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彰显翱翔四海短期访学意义。

管理学院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学生国际化培养,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国际胜任力,管理学院2024年组织学生前往日本、新西兰、中国香港参加暑期交流活动。2024年赴京都、东京大学暑期访学项目,带领学生们实地考察了了解日本当代社会人文,艺术,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现状,学习了专业基础知识,开拓了创新思维。2024年新西兰奥克兰大暑期项目,学生们聚焦前沿商业理论、创新营销方法、社交媒体营销等领域,学习了奥克兰大学在商业教育领域的卓越成果和先进经验。2024香港大学暑期项目汇聚了香港大学的商业领域资深专家,提供学科专业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学生们实地参访香港AIA友邦保险公司和凤凰卫视有限公司,深度探索香港“产学研”融合路径、了解就业与人才需求,促进学生们对未来发展的规划与思考。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学院努力挖掘文科学院学生的出国(境)交流需求,积极与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合作,提供专业的课程学习以及实地参访考察的机会,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实践经验,也提升了他们的全球视野与国际理解。2024年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专业定制项目,依托顶尖学府资源,汇聚学院相关学科的优质课程,参访新加坡金融事务管理局和汉坤律师事务所,融合理论研习与实地考察,提升学生的全球视野、跨文化交流及创新能力,助力未来职业发展。 2024年牛津大学暑期访学项目,聚焦政治、经济、哲学、法律四大领域,提供系统深入的学术课程,拓宽学生知识边界。同时,设置学术实践工作坊以及特邀行业嘉宾分享前沿洞见,提升学生科研与写作能力。通过多维度学习与体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与综合能力。

软件学院

软件学院新加坡三校访学实习实践项目具有“三制一免”特点——整建制实施、遴选制选拔、贯通制培养以及全过程免费。整建制实施指通过学院有组织的组团访学,取代零星出行的模式;遴选制选拔是指本次2021级本科生共240多名学生报名,学院通过机试、选拔、公示等环节,遴选前100名学生参加本项目;贯通制培养一方面指首次实现新加坡三所高校贯通实习,另一方面通过与学校教务部沟通,采取1周海外+2周校内的模式,贯通海外研学与专业实习;全过程免费,则是学校学院资助每位同学的往返机票、住宿费、课程费等费用。通过三制一免,为学生提供了在世界名校进行交流研修的机会。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依托翱翔四海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访学项目,覆盖澳大利亚、英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多所高校。多元文化体验,体验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文化风情,增进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学术能力提升,在名校课堂上,接触外语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和理念,提升学术素养和能力;在“一带一路”中吉青年论坛上,热情参与探讨中吉多方面合作,促进中吉青年友好交流和文化自信。语言实践锻炼,在真实外语环境中实践,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技巧。国际视野拓展,感受世界顶尖学府魅力,深化学术共同体国际意识,激发爱国情怀和国际责任感。以上项目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国际竞争力,还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高校的合作交流,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优秀人才。

微电子学院

组织有序,规模超前。今年来,出国境本科生人数实现年级人数100%,其中5月组织86名本科生赴澳门大学研学,本次研学是除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外,首批完全由学院筹划、对接、组织,占年级人数80%以上的单体项目。内容充实,专业针对性强。邀请澳门大学微电子研究院、应用物理与材料工程研究院、张昆仑书院老师,通过组织7场专题讲座,参观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校园等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澳门大学校园环境、生活条件、科研文化氛围,了解了研究生招生政策,为未来深造拓展视野。扩大学生朋友圈,融入爱国教育,通过组织晚宴,让同学们结交了澳门大学学生新朋友,分享了未来规划。同时,为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组织同学们参观了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感受了全国人民对澳门的美好祝福和对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进一步提升了爱国热情。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国际化战略,鼓励学生出国交流,本年度提高了学院配套资助,修订国(境)外交流综合测评加分政策办法。成功组织2024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暑期项目,课程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增强了在人工智能模型、新兴趋势及其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还为学术未来的科研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功组织2024年香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暑期项目,通过一周的紧凑课程与实验项目,同学们不仅深入学习了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还参与了多场学术交流与讨论,极大地增强了跨文化沟通与科研创新能力。

民航学院

民航学院“澳翔计划”依托“翱翔四海”平台,立足民航,面向世界。利用澳洲民航顶级资源,前往墨尔本大学借鉴澳大利亚民航体系和产业链,体验mini版民航专业全流程实践人才培养。精心组织策划,学院自2023年对研学项目进行三次迭代优化,研学重点从前沿课程为主的第一课堂教学设计,逐步转向契合民航专业强实操的第二课堂特色规划。精细课程实施,实践研学内容从3D打印,增材制造前沿实践课程,亲历通航机场塔台实时监控飞机动态、实操飞行模拟器、实地感受教练机舵面操纵,将民航工程实践环节精细化实施。精准聚焦行业,走入澳大利亚飞机博物馆,探访皇家空军(RAAF)基地,到国家ANSTO实验室参访,通过民航职业规划课程提升学生对民航业发展的洞见,同学们在世界一流平台上感悟世界民航发展的历史脉络,坚定投身祖国“大飞机”事业的信心。

教育实验学院/未来技术学院

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总师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学院不断深化“‘五育’融通、中西融合、创新引领、追求卓越”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拓展高水平出国(境)交流项目,构建世界一流国际合作与交流格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组织实施了9个翱翔四海出国(境)项目。234名优秀学生分别赴英国、德国、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地区,在学术前沿讲座、课程实践、企业参访中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全球胜任力。在牛津大学,多领域的前沿学术报告,提升了学科交叉意识;在剑桥大学,系统工程智慧与全球文化的碰撞,探索了学术与文化的多元融合;在慕尼黑工业大学,航宇力学领域前沿技术及应用讲座,培养了工程创新能力;在香港大学、澳门大学,AI科技的璀璨交响,共绘了未来科技的斑斓画卷;在南洋理工大学,风洞结构和相关测力技术的新融合、光催化技术与储能材料的新应用,激发了创新思维的火花;在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自主飞行器与智能制造的未来趋势,丰富了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

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

共派出223名学生,赴英国、德国、新加坡、奥地利、埃及、瑞士、爱尔兰、日本、泰国、西班牙、坦桑尼亚、匈牙利、意大利等1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暑期国际交流研学。玛丽女王工程学院共组织了6个项目,涉及机器学习、新材料、工业5.0与未来技术、材料科学、智能制造、化学化工等多个主题的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103名学生赴英国母校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交流,感受伦敦的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促进中英双方母校的交流联系;25名学生走进剑桥大学,与剑桥大学副校长、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面对面交流,提升批判性思维及着眼全球融通世界的能力;15名学生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研学实践,范晓丽院长与慕尼黑工业大学签订寒暑期交流项目协议,搭建合作桥梁。项目以学科交叉和产学融合为发力点,充分体现翱翔四海访学交流价值;91名学生分两队访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围绕复合材料等方面开展学习实践,参与校友座谈会,有效推动学生国际化多元发展意愿。

生命学院

暑假期间生命学院组织3个暑期项目团队出国境学习,有效扩展了专业学科视野。17名学生赴英国剑桥大学-莱斯特大学生命科学暑期项目深度体验自由选课与书院制教学特色,近距离感受生命科学的无限魅力。研学课程跨越了化学、物理、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边界,实现了知识的深度融合与碰撞,包罗万象的学术讲座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在互动中领悟到科学研究的无限可能。19名学生赴澳门开展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夏令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生物医学暑期交流项目,聚焦于肿瘤精准医学、大数据时代的生物信息学、传染病、物质代谢等生物医学领域重点研究问题,以精彩的学术报告感受学术前沿动态,展现生物医学的魅力,以小组汇报等形式加深理解,激励学生投入生物医学的学习和研究热情。

生态环境学院

17名师生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因茨大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学术研讨、学习交流、参观访学等暑期活动。适逢两年一期的COS(海德堡大学有机体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在学术盛宴中,学生们遨游在生命与环境领域的知识海洋中,学生们和国外学者们充分进行英文沟通交流,锻炼了科学思维。参观了海德堡大学历史悠久的动物博物馆与植物园,还深入探索了国际领先的动植物分子实验室以及德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等前沿科研基地。在美因茨大学,参观有机生命与分子进化研究所。了解生态体系中,间接效应对于多种群演化的作用。同学们都感叹于生态系统的复杂,但也感叹研究者们的精巧设计和量化分析,使得人们可以一窥自然界中间接相互作用的影响。学生们通过此次暑期活动,开阔了视野,了解了最新专业领域前沿。

柔性电子研究院

6月30日,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暑期交流项目正式启程,来自教育实验学院、材料学院的14名优秀学子走进马德里自治大学的学术殿堂,与全球顶尖学者共襄盛举,拓宽研究思路,结交国际学术伙伴。学生们深入参与了纳米材料原理、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的学术交流,参观马德里自治大学实验室,近距离感受科研氛围,激发创新灵感,触摸前沿科学脉搏,感受到材料技术的真实魅力,通过顶尖学术资源与多元文化体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学生们跨越地域与语言的界限,深刻领略西班牙文化的独特魅力与风土人情,增进学生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此次跨文化的体验与交融,不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提升学生们的国际交流能力。

文化遗产研究院

文化遗产研究院“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组织赴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夏令营项目。本项目为联盟青年学生提供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和专业实践机会,使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前沿知识和国际视角,体验哈萨克斯坦风土人情,锻炼学生英文交流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关注“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的热情。通过参观访问、讲座交流与亲身体验,学生们得以拓宽全球化学习和研究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部积极关注本次夏令营,对开营仪式和参观活动进行了全面报道。本项目是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首次迎接西工大学生夏令营,为西工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后续开展此类学生交流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充分发挥了西工大在“一带一路”国际文化遗产合作联盟的支撑作用,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党委学工部

为进一步加强“总师型”人才国际视野和领导力培养,受联合国训练研究所邀请,学校“总师型”人才培养领航计划——铸剑班师生25人赴奥地利维也纳,聚焦全球治理、大国外交等开展为期11天的深度学习调研。

学生们走进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走访联合国训练研究所、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以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等国际组织,与联合国高级专家、官员深度交流;开展青年领导力工作坊,并通过深入调研联合国机构、知名高校,深度访谈当地民众,切身感受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拜访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代表团,受到李松大使(副部级)、沈钢公使衔参赞等外交官代表接见,在与外交官深入交流中感受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独特魅力。铸剑班学子们在海外实践中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全球胜任力,培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怀和世界格局。

体育部

继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5月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后,我校男排受到塞尔维亚大学体育联合会秘书长德扬·马迪克博士的热情邀请,赴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进行项目训练和交流比赛。本次比赛,来自两国运动员交流了解、畅叙友谊,彰显了奥林匹克让世界“更团结”的精神光芒,既加深了中塞两国人民的情谊,又起到了小球“促大球”——促进了中塞两国体育文化交流与友好合作关系。除此之外,体育部9月与10月计划派出橄榄球、羽毛球、篮球三个项目分别前往新加坡、丹麦、马来西亚进行比赛交流,将大大促进我校运动队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升与国际化视野开拓。

艺术教育中心

受坦中友协主席、坦桑尼亚前总理萨利姆·艾哈迈德先生邀请,艺术教育中心组织我校14名师生赴坦桑尼亚参加了中坦建交60周年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我国驻坦桑尼亚陈明健大使亲自接见并发推特推送,坦桑尼亚当地媒体进行了报道,高度评价了我校师生代表团的表现;中国日报网、中国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等主流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本次交流活动是西北工业大学立足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促进中坦教育合作与文化互鉴的一次重要展示,为两国青年搭建起互学互鉴、共同成长的平台,更为深化中坦关系、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了西工大贡献。

展望未来,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将继续凝心聚力,认真落实学校部署,持续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新范式,秉承“送出去”的战略方针,围绕“总师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机制,努力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与全球胜任力培养路径,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至少一次出国(境)交流的机会。同时,将国际视野的拓展与人才培养、家国情怀紧密结合,为深度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实现“127”近期发展目标及“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贡献更大力量。

(文字:陈思危、各单位;图片:各单位;审核:孔杰、陈俊)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