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11月29日电 (记者 吴秀青)“殚精竭虑铸航空大业,鞠躬尽瘁为中华复兴。”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同志不幸殉职,噩耗传来,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人深表痛悼!
“航空报国英模的突然离去,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悲痛,尤其是航空界,像我与罗阳曾有过密切接触的朋友,更是不胜叹惋!”11月28日下午,在西工大航空学院举行的“沉痛悼念罗阳同志”的座谈会上,西工大航空学院教授张彬乾痛切地说道。
才见虹霓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此刻,那些曾与罗阳共同探讨课题的日日夜夜,那些记忆犹新的过往故事,像放电影似地,正一幕一幕地回放在张彬乾的脑海里。“没想到与罗阳的交往,竟定格成难忘的回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罗阳担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西工大与“沈飞”有一度合作,西工大承担了“沈飞”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项目。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张彬乾经常与罗阳一起讨论项目的研究问题和课题的发展问题。
“初次接触,罗阳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同寻常的统揽全局和组织协调能力,对技术细节的关注、对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总是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还有他的那种扎实的、拼命的工作作风。”张彬乾深情地追忆道,“因为白天他的行政事务多,忙得顾不上,就经常晚上来同我们谈项目谈问题,常常一谈就谈到深夜。他总是希望把有关问题谈得很深入,让自己了解得更透彻。他说我虽然是搞管理的,技术问题只有摸得更透,管理上才会更顺手。”
张彬乾介绍说,当年“沈飞”有“七只狼”之称,罗阳就是“七只狼”之一。所谓“七只狼”是“沈飞”人对本单位公认的七位业绩能力很突出很优秀的同志的敬称。据我所知,“七只狼”里包括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孙聪、中航工业副总经理李玉海等,这七位同志现在都分别在航空工业系统里担任重要职务。
舰载机着舰的消息之所以引发世界高度关注,是因为只有当“辽宁舰”成功完成了舰载战斗机的起降试飞,它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才真正成为一种具战略性、威慑力的武器平台。张彬乾解读说,境外敌对势力曾经在我们的“辽宁舰”下水服役后说过一句话,“中国的航母现在仅仅只是一个空壳子,是一个海上漂浮的供人打击的靶子”。——正是深感责任重大、使命重大,罗阳才拚着命干这件事!
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成功起降“辽宁舰”,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因为它创造了中国的历史!有人把舰载机起降航母比作“刀尖上的舞蹈”,罗阳作为项目研制的现场总指挥,和中航工业参研人员参与了这场凌厉的演出,实现了中国几代航空人的梦想,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罗阳是幸运的,罗阳死得其所!”张彬乾教授沉痛中不无慰藉地说。
罗阳多次立功受奖,是“航空报国金奖”获得者,生前组织实现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快速研制成功的杰出成果。他将自己30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用行动践行了航空报国的伟大宗旨,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评价的那样:“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英年早逝是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
“我和航空系统的同志接触比较多,感觉到在45岁以上到5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内的一批人,大多是航空工业的骨干和顶梁柱,这批人正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承担着国家航空事业的现在和未来,他们的责任太大了!其中有一大批航空栋梁是西工大校友,像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国家重点型号飞机总设计师唐长虹等,他们和罗阳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即对事业执着痴迷、不畏艰难追求卓越、义无反顾的民族担当等。”张彬乾深有感触地说,“正是他们具备这样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他们才一直在超负荷地拼搏奋斗。所谓的611(一周至少工作6天、每天至少11个小时)几乎是他们的常态,由此他们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心理和身体压力,实在是不堪重负啊。”
我们拥有这样的一批国家栋梁,如何保护他们?如何爱护他们?如何珍惜他们?张彬乾由衷地呼吁:“能不能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一些政策、采取一些措施,给他们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给他们松松绑减减压,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更长时间地为国家为民族服务,为实现中航工业的伟大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歼-15的一起一落,深深刻在了亿万国人的脑海。歼-15的一起一落,永远印在了航天英模的眼眸。”——我们期待着更多的舰载机起降在中国的“航母”上!
罗阳,你永远是中国航空人的骄傲!
罗阳,你将在中国的蓝天碧海间永生!
(编辑:田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