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专稿】爱心接力跨越陕闽两地 如潮爱心情暖工大学子
发布时间:2012-12-03 17:40:26 点击数: 来源:航天学院

西工大新闻网11月3日电 (记者 王丽

如果不是一程爱心接力,西工大学子江贤洋的深造梦想或许就此折翼;

如果不是爱心人士雪中送炭,江贤洋原本美满的家庭或许就此幸福不再。

近两个月来,最早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氤氲而开的这股爱心暖流,感动了社会各界、天南海北的爱心人士。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共同为江贤洋和他的家人托起美好的希望和未来。

江贤洋是西工大航天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系大四学生。今年9月份,成绩优异的他被免试推荐到北京大学直接攻读博士。正在师生为他高兴祝贺的时候,家里却传来父亲罹患白血病的不幸消息。尽管配型骨髓已经找到,但前期化疗等治疗早已使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负债累累。如何再解决30-50万的骨髓移植费,挽留至亲之人的宝贵生命,22岁的江贤洋宁愿放弃到中国最高学府继续深造、将来为个人、家庭和国家贡献更大的力量的机会,为救治父亲尽快工作赚钱。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内心悲痛而纠结的江贤洋举步维艰。

勤奋学习 简朴生活 儿子懂得父母亲所有的艰辛

江贤洋老家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联合乡联合村。由于家境贫困,从小他就一边上学一边帮父母亲干活,他深深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小父亲教育他,“穷人孩子的资本是吃苦,要坚强、争气。”他以此鞭策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让自己的父母早些过上舒心的生活。小学时他以优异成绩升到了初中,初中三年几乎是年级第一,并以优异的成绩被文公中学提前录取。高考后,为了实现航空报国的梦想,他报考了西北工业大学。在大学里他丝毫不放松,勤奋刻苦,成绩优秀,三年平均学分积86.68分,在专业59人中排第二名,连续三年获得“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并获一等奖学金。与此同时还连续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吴亚军专项奖学金、88校友专项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在学好功课之余,他还积极参加全国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等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多次荣获省级以上奖项。由于成绩优异,今年经申请、复试,他获得了北京大学航空航天系流体力学专业免试直博的资格,目前已被预录取为北大直博生。

大学三年多里,除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外,江贤洋的生活主要依赖奖学金和各种比赛的奖金。这个疼惜父母的孩子,不仅从没向家里要过生活费、学费,还攒下钱寄回家里贴补父母。他的很多同学表示,江贤洋特别节省,吃饭经常只买一份1块钱的豆腐、豆芽和一份8毛钱的米饭。但江贤洋从未因贫困而气馁,反而坚强、乐观,乐于助人,深得同学们的尊重和喜爱。辅导员老师也常常称赞他是一个朴素、踏实、稳重,非常上进的学生。江贤洋还写的一手好字,军训期间是板报组成员,平时积极协助辅导员做好年级资助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用自己的能力尽量去帮助别人是他一贯的风格。”很多老师和同学都这样评价这个朴实的孩子。

十七载大山劳作不言苦累 平凡父亲只为圆孩子求学梦

江贤洋还有两个姐姐,十几年来年来父母就是靠着在深山里帮人割松脂来供3个孩子读书的。割松脂是个很辛苦的力气活,即使最好的年份,江贤洋家的收入也仅2万元左右,只够姐弟3人上学和生活费用。省吃俭用的父母亲不知道挨过多少个白米饭和着开水拌着咸菜的日子,江贤洋的父亲用自己的勤劳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也撑起了儿女的天空。

由于年岁增长,体力下降,江贤洋的父母早已不堪割松脂的辛劳。今年年初,他的父亲到福建南平市一家纺织厂染布,每月平均收入1300元;母亲身体不好,在南平市一家服装厂打零工。江贤洋的大姐大学毕业后,选择农村师资硕士培养方向,在贫困县支教了3年,今年刚回学校读研。二姐大专毕业后,在一家织带厂工作,每月工资不到2000元。谁料到,就在好不容易拉扯出三个大学生,阳光刚照进这个家庭的时刻,辛劳大半辈子的父亲却因急性白血,突然病倒,生命垂危。

工大师生争献爱心 校园捐款近11万

今年10月,航天学院院领导和老师得知江贤洋家里的情况后十分关切,学院副书记组织召开会学生工作组会议,共同商议如何帮助他渡过难关。学院动员各年级学生向江贤洋同学献爱心,并为他申请了学校的一次性困难补助。辅导员组织江贤洋所在班级骨干同学成立募捐小组,在学校发起了献爱心的倡议,同时还在人人网、三航四方论坛等发布献爱心倡议。

11月5日和6日,学生干部在友谊校区和长安校区同时展开了现场募捐献爱心活动,工大师生慷慨解囊、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短短两天爱心迅速传播、汇聚……航天学院的老师和各班级统一筹集了捐款送到江贤洋手中;新校区的理学院11091101班级通过一天的义卖,将700元寒风中换来的爱心捐款转进江贤洋账户;建筑工地的工人捐出了他一天的微薄收入;过路的老奶奶得知情况后也慷慨解囊;小学生拿出省下的零用钱献出自己的爱心;甚至有位航天学院学生的家长在四川听闻此事后,也将爱心款汇到学院转交到江贤洋手中……短短两天之内,从校内校外汇集而来的爱心款就达10.6万元。大家在为他伸出援助之手的同时,更为他的坚强、坚毅、孝心所感动,不断的鼓励他、陪伴他前行。

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爱心善举 陕闽两地演绎感人爱心接力

西工大校园内的如潮爱心感动了更多的人。华商报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并呼吁社会好心人的支援。航天学院一些已经毕业的校友也伸出了援助之手,专门送来自己的爱心捐款。11月27日上午,一位年过七旬的退休老奶奶一路寻到学校,找到江贤洋,拿出用皮筋捆好的1万元塞进他的手里。老奶奶拉着江贤洋的手,叮嘱他好好学习,并希望他父亲的病能尽快好起来。老奶奶要走了,江贤洋希望能送她到学校门口,执意不肯的老奶奶反复说:“别送了,赶紧回去上课。”报纸报道后的第三天,一位建筑企业的老总专程来到学院,见到江贤洋,表示愿意全力帮助他救治父亲,希望他坚持学业,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西工大师生为江贤洋伸出援手的新闻见报后短短三天,来自社会各界的11.4万爱心捐助就送到了江贤洋手中——这让江贤洋十分感动。他说,“在这里,我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真心感谢所有的人!将来我一定尽我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报答社会。”

陕西媒体的报道也引起了福建当地媒体《海峡都市报》的关注,《海峡都市报》派记者到福建协和医院采访了江贤洋的父亲和姐姐,并在11月28日A8版刊登了《为救父亲他想放弃北大读博》的报道。社会上许多爱心人士伸手相济,纷纷致电鼓励江贤洋,希望他不要放弃宝贵的深造机会。

不留姓名的好心人络绎不绝而来,他们送来的爱心温暖着江贤洋一家人的心——这人间的真情,也温暖着我们所有人。爱心的火炬还在燃烧,在传递,在不断创造奇迹。我们感谢好心人的善良和爱心,它们不仅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给三航学子江贤洋以鼓舞和信心,也汇成一种正能量感动着大家。我们更加坚信:校园有爱,社会有爱。真诚祝愿江贤洋的父亲早日康复,也希望我们的优秀学子能够继续拼搏,努力奋进,早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的栋梁之才。

(编辑:田庆青)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