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5月28日电 (记者 陈仲昌)日前,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网络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公众可通过“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评选”专题对候选人进行投票(投票网址http://tech.qq.com/zt2013/vote/index.htm),评委组最后将结合公众投票评选出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西工大何明一、陈长乐、葛文杰等入围。
据悉,“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创办于2002年,是我国科技界具有专业品质和重要影响力的一项评选活动,是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两院院士认知度颇高、深受社会各界推崇的一个品牌。活动由中国科协主管的《科学中国人》杂志社主办,目前已成功举办十届,推出了包括钱学森、袁隆平、杨振宁、孙家栋、戚发轫、叶笃正、吴孟超、杨利伟、闵恩泽、王子忱、师昌绪、王永志、白春礼、黄伯云、陈创天、刘东生、张瑞敏、邓中翰、李彦宏等200余位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科学家、学者、科技型企业家。在科教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影响力不断扩大。
附:西工大入围候选人简介
机械与运载组:葛文杰
葛文杰,男,1956年5月生,陕西人,博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协会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理事;西北地区暨陕西省高校机械原理研究会常务理事。
提名理由:葛文杰教授在科学技术研究、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突出成绩:1.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在仿生跳跃机器人学和自适应形状变化柔性机构设计及理论的基础研究方面,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获计算软件著作权登记11项,培养硕士30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8人。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与东莞企业合作,主持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计划项目和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以及农业部的相关项目3项,研发相关原理样机2部,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东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家重大需求研究方面,结合大飞机的研发,主持相关合同课题2项,提供了有关传动性能分析的理论及方法。2.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方面:主持国家教学基地、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和“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教材等国家级教学建设项目1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20余篇,编著机械原理纸质、电子及网络教材10余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和二等奖2项。主编机械原理教材及辅助教材以及电子教材和网络课程等优质资源,在机械类课程中率先建立了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属于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名品”教材之一,被全国同类课教学广泛采用;围绕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负责建设了国家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国家精品课程,课程教改和教学基地及精品课程建设及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实践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在全国性教学论坛及教学研讨会和陕西、河南、云南、重庆、福建、浙江、广西等省市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以及十多所高校邀请报告共30余场,在全国发挥了课程教改引领和教学示范与辐射作用。3.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从1998年开始机械创新设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负责组织了首届校内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活动,目前已开展了九届校内竞赛活动。前四届校内竞赛活动的经验和方法为2004年开展首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所借鉴,并指导参加了五届全国和省级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直接指导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作品获全国大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省级一、二等奖30余项;还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8项和国家大学生创业实践计划项目1项;指导大学生创新设计作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7项。邀请为其他高校的学生作机械创新报告10余场,全国教学论坛邀请创新教育大会报告1场。
信息技术与电子组:何明一
何明一,男,1958年3月生,四川人,博士,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博导,对地观测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陕西省信息获取与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提名理由:1.带领研究团队,在国内开创了无人机高光谱多视角对地观测技术研究,在高光谱与多视角图像处理取得一系列国际先进或领先的科研成果。(1)、在高光谱遥感图像的高分辨处理、特征挖掘与目标识别以及压缩技术方面做出创新性成果,有的被选为IEEE TGRS高光谱图像混合像元高分辨处理专辑等,有关成果被包括著名的PIEEE、IEEE TGRS等刊物引用、评述,有的被列为该方向当前国际最新标志性成果之一。(2)、在多视角图像非刚性目标三维重建与跟踪方面,发现问题本身的平滑特性规律并创建了不需要任何先验信息的通过多视角图像求解非刚性结构目标及其运动恢复问题的精度高、实现简单的创新方法,突破了以往均基于先验信息的方法,该成果获得IEEE 2012年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最佳论文奖(该奖是国际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领域公认的世界领先的成果之一),这是自CVPR设立28年来首次由我国大陆研究院所学者为主取得的最高殊荣。2. 在国家型号工程项目配套设备“激光测距机综合测试系统研制”和工业部门合同项目行李安全检查X光图像智能处理等方面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一些成果在航空、航天、公安、遥感、电子信息等行业或部门得到应用,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3.坚持科研与教学结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被选为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首届教学指导委员,开展电子信息与通信类创新性人才协同培养的教学改革,培养的学生多人次获得陕西省、全国和国际奖励,成效显著,其成果于2013年1月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化工冶金与材料组:陈长乐
陈长乐,男,1947年11月生,陕西人,西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研究生专业,现西北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陕西省凝聚态结构与性质重点实验室主任。
提名理由:陈长乐主要从事新型低维光电薄膜材料及半导体薄膜材料物理的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1、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薄膜异质结材料物理及其性质和应用研究,包括超巨磁电阻、多铁材料等新一代功能信息材料和器件、ZnO薄膜光电子材料等。2、材料晶体生长的界面过程控制和结构调控。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863”计划项目多项。
注:候选人简介摘自评选活动官方网站http://tech.qq.com/zt2013/vote/index.htm
(编辑:田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