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五百余校友重温经典工大美食共话深情厚谊——记忆中的“快乐老家”
发布时间:2013-10-21 10:26:52 点击数: 来源:宣传部

西工大新闻网10月21日电(记者 王丽)10月19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晚餐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云天苑学生餐厅举行,白发苍苍的古稀老者、年富力强的青年才俊……500余名校友齐聚母校,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重温久违的学生生活,品尝记忆中的经典工大美食,举杯共话工大往昔岁月,祝福母校早日实现“国际一流”梦想。

这是西北工业大学精心策划的建校75周年校友毕业晚餐。学校用“一顿食堂晚餐”重现往日校园情景,以重温往日的形式把58级、79级、89级500多名校友聚集在一起,畅谈同学情师生谊。

谈起大学生活,58级校友谈的最多的就是学习。从上海回来的航空学院58级校友高国钧记得,那时候大家都是卯足了劲学习,怀着一腔航空报国的热情废寝忘食的看书。“当年西工大的航模制作是全国最棒的,我们代表学校出国参加社会主义国家航模比赛拿了冠军……”已经75岁的老人回忆起当年情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那时候学校很重视体育锻炼,号召我们‘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你看看,我们今天回来的这些同学们,都达到了这个要求。”胡必茂老人乐呵呵地指着一桌老同学说,这位与高国钧同班同学的老航空人专程从沈阳返回母校。老校友们表示,毕业50年来,不管大家身在何处、从事什么工作,每一个人心中都惦记着学校的发展,希望学校保持“三航”特色的领先地位,引领无人机发展潮流,早日建成国际一流大学。

自动化学院79级校友鲁加升而今是国内知名的民办教育家。当年毕业留校的他在校团委书记的职位上毅然辞职下海,后又创办厦门南洋学院并因此获得2006年度“中国企业创新优秀人物”称号。人生的峰回路转与柳暗花明,让鲁加升最感恩的是母校“公诚勇毅”校训、“三实一新”校风给予的深刻人生影响。“母校教给我,只要实实在在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他说。89级校友尹维、杨飚等表示,“尽管毕业20年了,很多人外表都发生了变化,但内心对母校的赤子之情不变,从母校获取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变,对同学师长的深情厚谊不变”。

在西安高校中,素有“吃在工大”一说。20年前,因为西工大学生食堂的肉包子皮薄馅多,在西安高校学生中乃至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一度获得“西安一绝”、“工大包子”的美誉。20年后,吃着学校为返校校友们专门制作的“工大包子”,机电学院89级2992班校友刘后军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据他统计,当年的2991班和2992班共63名同学,其中50人以上通过深造获得硕士学位,20人以上获得国内或国外大学博士学位,5人定居国外;在技术岗位上的基本都是高级职称,在管理岗位上的基本都是中层及以上职务,自己创业的也基本都是“小有成绩、身家颇丰”。“西工大的水土养育了我们,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和安身立命的本领,我们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必须有益于国家和社会,才无愧自己是西工大人。”他感慨地说,尽管自己没有在“三航”领域工作,但“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只要看到中国的“三航”事业蓬勃发展,只要看到西工大在相关领域的功勋成就,都发自肺腑的为身为“西工大人”感到荣耀和自豪。

据西北工业大学校友会常务副秘书长张英群和后勤集团饮食公司经理杜俊业介绍,为使校友们重新品尝当年校园美食,重温校园欢乐,饮食公司的工作人员专门走访数位老校友,力求呈现凝聚当年味道的油炸花生米、工大包子、小酥肉、发糕等经典校园美食,使校友们一回到母校就能从味蕾上拉近和学校的距离,共同营造充满浓浓亲情的欢乐气氛。

(编辑:田庆青)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