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西工大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资助
发布时间:2013-11-05 10:57:30 点击数: 来源:科技管理部

西工大新闻网11月5日电  近年来,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坚持“保持特色、提高水平、积极引导、注重交叉”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完善基金培育体系,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基础研究环境,改革管理机制等措施,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在国家自然基金的申报与争取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量,已从2006年的45项增长到2013年的151项,资助经费也从2006年的1388万,增长到2013年的12851.28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西工大今年“上会”的重点项目有5项,最终全部获得资助,为历年最多。

重点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列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针对已有较好基础的研究方向或学科生长点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若干重要领域或科学前沿取得突破。 重点项目应当体现有限目标、有限规模、重点突出的原则,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有效利用国家和部门现有重要科学研究基地的条件,积极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每年确定受理申请的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发布指南引导申请。重点项目每年资助500项左右,平均资助强度291.26万元/项。

附:西工大获批的5个重点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高温金属材料晶体生长取向选择机理与控制

负责人:刘林

资助类别: 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 306 万元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先进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及新型TiAl合金为对象,围绕定向凝固技术制备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叶片过程材料晶体取向选择机理及其控制的科学问题,开展晶体生长取向选择及凝固界面各向异性研究。通过模拟和实验,阐明定向凝固温度场和溶质场对晶粒竞争生长和选晶行为的影响,获得晶体生长方向、晶体择优取向和主热流方向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生长速度和温度梯度等凝固参数的影响规律,为实现三个方向一致下的晶体生长提供理论依据;揭示金属晶体择优取向与非择优取向生长的竞争机制;探明不同取向晶粒竞争生长过程及机制,确立具有最优力学性能的晶体取向生长的稳定性条件;建立在热场、晶体择优生长方向和溶质场变化条件下的晶体生长取向控制的精确模型;探明液固相变、固固相变及晶体取向的历史相关性;构建晶体取向的精确控制模型及工艺技术基础。为实现高温金属材料晶体取向的精确控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项目名称:高温吸波/结构型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协同设计/制备基础

负责人:张立同

资助类别: 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项目摘要: SiC纤维增韧SiC复合材料(SiC/SiC)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但介电常数高、损耗低,导致其对电磁波的吸收效能不足。采用低介电常数、高损耗Si-B-C-N系陶瓷基体替代SiC基体,制备SiC纤维增韧Si-B-C-N复合材料(SiC/Si-B-C-N),有望使其兼具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和吸波性能。本项目针对航空发动机对高温吸波结构型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法在SiC纤维预制体内形成Si-B-C-N系基体,研究SiC/Si-B-C-N复合材料的组分/微结构与介电/力学性能的关系、吸波机理与协同设计/制备基础、力学/介电性能在高温氧化环境中的演变等。本项目基于阻抗匹配优化,首次设计和制备高介电损耗SiC/Si-B-C-N复合材料,可望阐明其微结构控制机制和吸波机理,揭示其在氧化环境的性能演变规律,为自主发展高温吸波/结构型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奠定基础。

3、项目名称:面向老年人健康的非干预式感知与持续计算研究

负责人:周兴社

资助类别: 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项目摘要: 自本世纪以来,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2年末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人口总数的14.3%,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本项目面向我国老年人健康特点与需求,组成多学科融合的研究团队,基于人体系统论与信息论,以面向老年人健康的感知与计算方法及其关键技术为主题,重点研究非干预式健康状态感知、持续性健康数据多维度关联分析、人体健康评估模型及其促进方法;注重解决感知与分析方法以及评估模型的准确性、高效性以及适应性等基本问题,可在日常生活环境下健康状态非干预式持续感知方法、健康数据流异常检测与预测方法、系统化与个性化结合的老年人健康评估模型以及面向能力受限群体的情境敏感健康促进方法等研究点上取得创新研究成果,并通过构建原型实现平台,实施典型实例验证,评测和提升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为服务我国老年人健康生活提供方法与技术支撑。

4、项目名称: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多层次生物网络分析理论与关键技术

负责人:尚学群

资助类别: 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 260万元

项目摘要: 构建和分析生物系统组成成分间的关联网络是现代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前沿,对揭示基因功能、解析基因间的相互作用、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可利用的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出现,为全面、准确地构建和分析生物网络提供了可能。本项目拟通过对生物问题和测序数据特点的深入研究,提出和发展针对多种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挖掘的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一些重大疾病的病变机理。主要包括:(1)高通量测序数据处理的理论和方法;(2)整合多种组学数据对生物网络建模和功能研究的理论和方法;(3)定量描述复杂生物网络的静态特征和动态变化机制的理论和方法;(3) 与衰老及衰老相关重大疾病相结合的应用研究。本项目的研究将能够系统地分析生物网络,了解生物网络及其模块化结构的动态变化机制,从结构和功能等角度提对生命机制的全新理解。

5、项目名称:脑网络结构与功能信息融合及脑疾病研究

负责人:郭雷

资助类别: 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 290 万元

项目摘要: 不同人大脑的显著差异,导致传统的基于配准的脑图像空间信息融合方法存在原理性障碍、很难解释大脑认知机理和脑疾病深层次问题。 脑科学表明:大脑是网络工作模式。大脑信息的融合平台应是大脑网络空间,而非大脑图像空间。缺位的原因是目前脑网络过于粗糙。如节点数量太少、尺寸过大、定位不准。 本项目能够以脑网络作为信息融合空间,是源于我们的研究成果DICCCOL,它是国际上首个高精密度大脑网络节点系统。该系统被形象地评价为“大脑GPS系统”。 本项目将开发更高精密度的DICCCOL第二代,开发脑结构和脑功能连接组,建立脑网络系统和网络信息融合平台。 因目前脑功能分析缺少结构支撑和网络描述,本项目将重点研究脑结构和脑功能的局部网络关系,这是本项目重大创新内容,将回答大脑基本工作原理、解释脑疾病内在机理。 本项目研究内容都经过前期论证。本项目组是长期成功合作的的联合研究团队。

(编辑:田庆青)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