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10月31日电 10月28日下午,材料学院教授委员会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改革本科培养体系”为主题,召开了推进教学改革专题会议。会议由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院长李贺军主持,60多名教授、副教授参加了会议。
副院长李文亚代表材料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汇报了“材料学院本科生教学培养体系改革方案(讨论稿)”。据了解,材料学院本次教改方案是在比照国内外近10所知名大学材料学院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多项指标,结合学院近10年本科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由教学工作委员会在广泛征求学院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学院党政联席会多次讨论审议修订后,提交教授委员会审议的。教学改革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完全学分制、教学团队建设、教授上讲台、外文同步教材、全英语教学、核心课、实践教学等9部分。
教务处处长张军结合多年在材料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体会,提出“为通才制定规则,为天才留出空间”首先要解决课程数量不足的问题,其次是调动教师本科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国内外许多高校在本科培养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只有站在高的起点上,继承与借鉴相结合,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才能落到实处。
参会教授、副教授结合新的教改方案展开积极讨论,畅所欲言,针对培养目标、通识与特色、大类培养、学分体系、教学方法等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学院前教学副院长刘正堂结合自己亲历学院培养体系近20年的实践,建议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要考虑学院的专业优势,也要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材料成型与控制系主任杨合提出教改要保持学院的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定位要与时俱进。复合材料系主任、教育部教指委委员李克智建议学院的教学体系改革要与教育部正在制定的《材料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结合,除考虑材料类本科专业传统的的8个专业,还要考虑6个特设专业,要把专业设置与大类培养相结合。精品课负责人王永欣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教育体系改革的同时,教育教学方法也需要改革。刘峰建议学应引导有潜力学生在低年级配备指导教师,使优秀的学生能更快更好的发展自身能力。陈铮建议双学位申请除在相近学科选修外,还应在本学院不同专业间进行辅修第二学位。刘林认为外文同步教材的使用与全英文教学或双语教学一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和考评办法。胡锐、高峰、卢艳丽等提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有欠缺,应适度增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必要将学院以往的特色专业恢复起来。
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党委书记董文强在讨论中提出,推进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只要形成这个共识,教授上讲台、重视本科教学就成为本分。全院教师尤其是教授们在此次教改方案的制定中参与性很广泛,意见和建议很贴合实际,我们已经有了新的教改方案实施的基础。
李贺军总结本次推进教学改革会议,指出培养体系改革不仅仅是培养方案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教学体系、考评体系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责任工程。他强调材料学院作为教学改革的试点单位,培养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教授们必须在培养体系改革的过程中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建言献策,带头参与,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培养综合素质优秀、专业基础扎实围、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一流人才。
本次研讨会是材料学院进一步落实暑期干部会议精神,转变观念,统一思想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推进教学改革,落实完全学分制,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编辑:田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