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1月19日专稿(桑为民)
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资助,我到英国利兹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留学访问。初到利兹,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小城好像被整个洗刷过一样,空气清新,道路干净,天空的云朵快速地飘动着,如同圆柱绕流中的卡门涡街,令人遐想。
利兹大学迄今培养出了六位诺贝尔奖得主,目前有八千多名教职员工、三万多名来自一百三十多个国家的学生,每年获得的研究经费额度位列全英各大学的前十名。学科门类齐全,教学和研究的方向涵盖了大多数社会和自然科学的领域,许多学科设置与我校学科布局比较相似,所处国内国际地位和形势也与我校有些类似,其学校主页上公布的建设目标是进入世界五十强。希望通过对本次访学见闻和感悟的探讨分析,为我校及航空学院未来的发展壮大提供参考和借鉴。
活跃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
合作导师Peter K Jimack教授为人和蔼可亲,在访学过程中,定期与教授进行一对一交流,每隔一周或两周一次,分析讨论已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后续的研究内容,在这样的交流和学习中受益匪浅,同时教授的负责和耐心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教授领导的CFD研究团队、Visualization研究团队一起会定期举行学术讨论会,除节假日外几乎是每隔一周或两周一次,都在周五的下午两点至三点之间,大约二十余人,包括教授及其它相关教师、博士后、博士生等,交流讨论的学术氛围浓厚、活跃,学术主题研究方向丰富,能充分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严谨、细致、活跃和生动。除了教授所在的School of Computing的学术交流和讨论会之外,数学学院、机械学院等都会定期举行学术讨论和交流会,报告内容和主讲人等信息会及时在网上公布并发送至个人信箱,经常会有英国或国外其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参与其中,丰富多元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深入细致的工程应用实践和与工程研究机构的良性互动,都为大家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标杆。
互促互进的基础研究和工程研究
对于综合性工科大学来说,基础研究和工程研究的协调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什么是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如何引领工程研究的深入开展?如何结合基础研究和工程研究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这些问题同样也是利兹大学教授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Peter K Jimack教授领导的CFD研究团队非常重视基础研究,教授是数学专业出身,与其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常常感到自己数学知识的欠缺。CFD研究团队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控制方程描述、数学建模、离散模型分析、高效高精度格式研究、自适应和多重网格算法、大型并行计算等,这些名词和内容对于CFD研究人员来说都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其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关于并行计算中的负载平衡问题,我曾经参阅过相关程序的附加说明书,约有三百多页,深入浅出、细致入微的如同一本讨论负载平衡的专著。研究团队在工程问题中的实践应用也非常广泛,涉及医学、航空、力学、生物、化工等领域,比如心脏血液流动模拟及成像、发动机内流及燃烧分析、水滴运动模拟与结冰研究、蠕虫运动中的神经控制、化工液体的混合及过滤效能分析等。Peter Bollada博士是CFD研究团队的Research Fellow,主要研究方向是金属晶体生长过程研究,虽然是从数值方向分析晶体生长规律,但是其对晶体结构的物理成因、数学描述与建模都有非常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而具体工程问题的深入研究又在不断完善基础规律的理论分析。通过这次访学,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基础研究是工程研究的基石,同时对工程问题的广泛应用研究又为基础研究提供了广阔天地。
现代大学科学研究的组织管理
利兹大学有一个IT Support部门,负责全校的计算机设备及网络通讯,在我访学过程中,有两件事情让我对其高效的工作效率和专业精神留下了印象的深刻。第一件事情是我想把Win 7操作系统换成Linux系统,填完工作单后半小时,就有工作人员联系我,通过远程操作完成了更换;第二件事情是我想申请一个计算中心的账号,开展并行计算研究,当天下午就收到email,工作人员还提供了许多合理化建议供我选择。
在教学科研机构设置上,利兹大学共有九个Faculty组成,分别是Arts(人文科学)、Biological Sciences(生物科学)、Business(商学)、Education, Social Sciences and Law(教育、社会科学与法律)、Engineering(工程)、Environment(环境)、Mathematics and Physical Sciences(数学与物理科学)、Medicine and Health(医学与健康)、Performance, Visual Arts and Communications(表演、视觉艺术与传播)。概念上,Faculty比School(学院)要大,在我国通常译作“学部”或“学群”。
Peter K Jimack教授作为Faculty of Engineering的Dean,日常事务繁忙,在我访学期间,教授曾三次到访中国,与北京、上海、成都的相关研究机构和大学洽谈科研交流与国际合作,与国内的西南交通大学合作成立了研究中心,Peter K Jimack教授担任该研究中心的英方负责人。他领导的CFD研究团队所属的School of Computing是Faculty of Engineering五个School(学院)之一,其它四个School分别是Civil Engineering、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Mechanical Engineering和Chemical and Process Engineering,另外该Faculty of Engineering还下设六个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研究中心,显然,这样的设置更有利于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对于提升学校的国内国际影响力、拓展学术科研合作交流,以及做大做强优势专业和优势学科也是比较有利的。
结束语
兴趣和坚持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和支撑,在英国利兹大学为期一年的学习和生活,使我收获颇丰也感触良多,记录见闻与感悟一二,希望抛砖引玉、比照参考,祝愿我校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下,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陈仲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