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专稿】优秀校友是怎样炼成的——访中物院青年技术骨干毛勇建、余绍蓉校友夫妇
发布时间:2015-09-11 07:51:49 点击数: 来源:宣传部

西工大新闻网9月7日电 (记者 王丽)8月25日下午2点20分,四川绵阳科学城正是上班高峰期,不宽的马路上挤满了车辆,毛勇建抬腕瞄了一眼手表,和坐在身边副驾驶位置的妻子余绍蓉不经意的对视——眼睛里是同样无言的期待和焦急。

这是一个普通又意义非凡的星期二,西工大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或九院)工作的部分校友座谈会即将开始。作为在中物院表现突出的优秀校友代表,他们夫妇没想到,那些充满温暖的记忆在一刻间苏醒,竟会让年近四十的自己数次落泪……

忆学习,痛并快乐着

3点10分,满头大汗的毛勇建和余绍蓉赶到了座谈会现场。同为西工大人,稍微年长的毛勇建被青年教授代表团很多人尊称“毛哥”。

据说,毛哥的名头在熟知他的师弟师妹中很是响亮,其重要原因就是毛哥对学业的刻苦、认真、执着和拼搏。

毛哥1995年考入西工大飞机系,1999年至今在中物院总体工程研究所工作,2006年考取西工大航空学院硕士研究生,2010年12月完成硕博连读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曾任环境试验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并担任某重要装备副主任设计师,2014年至今任规划处副处长。

1999年夏天,毛哥和余绍蓉等16名西工大应届毕业生进入中物院工作。在从西安同去绵阳的火车上,毛哥和余绍蓉攀谈中才知道,他们同为校友,也即将成为中物院总体工程研究所的同事。而后,他们在适应新环境、新工作的过程中相恋、结婚。婚后,他们又相互扶持,考研深造。

“他全力支持我回母校复习考研,等到我研究生即将毕业时,他才专心复习,并一举考中。”余绍蓉说起当年学习情境,颇为感动。因为扎实的科研基础和突出的科研能力,她已经连续九年被评为中物院优秀科技工作者。

毛哥重回母校师从李玉龙教授读研时,已经是本科毕业七年之后,而且有了孩子,在中物院也肩负重任,工作压力很大。为了尽早以优异成绩毕业,他刻苦攻读,以至于2007年冬天因患严重感冒没有及时就医,凌晨时被室友发现不省人事,经120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

“我几乎‘挂掉’!那段时间太投入实验和论文了,总以为自己年轻,不用休息,甚至不用吃药就能扛住……”毛哥回忆说。就在这样的刻苦节奏中,他来往奔波在西安和绵阳之间,规定自己上班时间专心工作,下班回家再专心致志加班加点看论文、读资料。

刻苦拼搏,终于迎来苦尽甘来。在职深造的毛哥仅用四年半时间就完成了硕博连读,而后如虎添翼的他继续扎扎实实搞科研,在事业上取得了骄人成绩,成了师弟师妹口口相传的“传说”和“牛人”。

谢恩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本科在读时的校园场景、上课趣事,鲜活生动的铭刻在毛哥夫妇的心中。余绍蓉说本科班主任张光教授对学生们的关心爱护和严谨认真影响自己一生。尽管往事如烟,很多细节已模糊不清,但她再三表示,四年青春时光在西工大润物无声的熏陶下,认真、严谨、踏实、扎实、诚实、刻苦、拼搏等一系列品质已经融入血脉,成为自己做人做事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自己一生的最大财富。

说到恩师,比妻子在母校度过更多时光的毛哥几次红了眼圈,“我是在职读研攻博,导师李玉龙教授特别理解和支持我,给了我更多耐心的帮助”。他说当年往来西安和绵阳两地时,只要他带着满脑子问题返回学校,李玉龙教授都会专门抽出大半天或一整天时间,集中精力解答和指点,再指出下一步研究的有效方法和路径。

“没有导师不厌其烦的耐心指点,我可能要花上更长时间、更多精力才能完成学业。对于我的家庭和事业来说,也会面临更多困难……”他激动地说,四年半师生相处的时光里凝聚的深厚情谊,在博士答辩结束时喷薄而出,“我紧紧抱着李老师大声痛哭,只有他能理解我当时的兴奋、激动和不舍”。

毛哥说,除了导师在学业方面的指导,他甘为人梯、倾力相助的人格魅力也将影响自己一生做人做事。

说话间,毛哥的眼睛几番湿润,声音哽咽。激动的情绪几经平复,他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遇到李老师就是自己一生最大的幸福!

嘱后辈,坚守校风夯实基础

众所周知,中物院是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和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综合性科研生产机构,主要从事冲击波与核轰物理、核物理、等离子体与激光技术、工程与材料科学、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化学与化工、计算机与计算数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及应用。

工作16年来,毛哥夫妇带着西工大人的特有品质,在中物院如鱼得水,已是青年技术骨干的代表人物。他们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西工大学子进入中物院工作,为国家国防科技和高新技术装备研究做出更多贡献。

他们建议,投身科研,特别是国防事业,最重要的就是在当前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能耐得住寂寞,不为外界诱惑所动。“从这点来说,西工大‘公诚勇毅’校训 ‘三实一新’的校风弥足珍贵,坚守校风,以实图业,是做好这项事业的根本。”

他们还以中物院实际工作为例说,在当下大科学、大工程时代,任何领域的事业发展都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作战、戮力合作,而西工大人珍视团队合作、协同能力强的宝贵家风应该永远保持。

“工作前三年最重要!一旦打开局面,奠定坚实基础,以后的路就会越走越宽敞。”毛哥最后建议,不管是工作能力、学习能力,还是为人处世等综合素质,西工大学子都需要走好开始几步路,打好基础才能赢得个人事业成功、为母校添彩。

毛哥夫妇

(编辑:田庆青)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