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教育活动综述】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15-09-18 15:13:24 点击数: 来源:宣传部

西工大新闻网9月18日电(记者 赵媛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大纪念活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时机。西北工业大学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为契机,挖掘校内外各种资源,发挥全员育人作用,实现了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丰富教育内容

铭记抗战历史。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勿忘历史,才能激励当下,昭示未来。学校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回顾全国人民、陕西人民和西工大人的抗战历史和爱国精神;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翱翔名家讲堂、专题报告会宣讲;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师生赴山西省武乡县深入了解八路军抗战史,学习太行精神;举办抗战歌曲歌咏会,用歌声为3000多名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面向离退休老同志开展征文和口述历史访谈活动,保留下对师生教育珍贵的抗战记忆。

传承优秀文化。西工大作为一所国防特色鲜明的大学,伟大的抗战精神和西工大文化有高度契合的一面。西工大的历史,就是一部救亡图存、艰苦奋斗、奉献国防、报效祖国的历史。传承抗战精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历史,传承学校优秀文化。学校与西部电影集团和陕西汉中城固县人民政府联合拍摄电影《古路坝灯火》,以电影艺术凸显了国立西北工学院(西工大的前身之一)师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挖掘《抗战以来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史料,编印《古路坝——抗战烽火中的教育圣地》书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国立西北工学院师生在陕西城固县古路坝十分艰苦的环境下,以笔为戎、科技救国的历史;学校给每位新生发放《西工大故事》书籍,举行校史校情报告会和知识竞赛,让一段段带有文化情感、校史情结的校园佳话广为传颂,让青年学子深切感受西工大的家风。

开创美好未来。弘扬抗战精神,要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同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结合起来,同激励学生奋发成才结合起来。开学第一课,是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激发爱国热情的难忘一课,是了解校史,热爱母校,传承工大精神的生动一课,更是坚定信念,志存高远,圆梦中华的成功一课。9月3日上午,师生干部代表在友谊校区、全体新生在长安校区集体收看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和阅兵式。观看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情不自禁地为强大的祖国点赞、为腾飞的中国喝彩。几名同学专程到抗战老兵家共同观看阅兵,聆听老兵教诲,坚定刻苦学习的决心。9月3日下午的座谈会上,师生们谈抗战精神、谈发展、谈未来,均感责任在肩,深切表达了攻坚克难、奋勇前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学校党委书记陈小筑给新生的一封信,开学典礼上校长汪劲松讲述的3个故事、布置的1项作业,也让学子们倍受鼓舞和激励。

二、拓展教育途径

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暗流涌动,歪曲历史、抹黑英雄的言论仍在混淆视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为课堂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学校在形势政策课中设置专题进行讲解,组织“伟大的抗日战争——民族魂”报告会,并开展了4场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的翱翔名家讲堂活动,全面、深入、客观、真实地阐述抗战历史,使学生去伪存真,形成理性认知,坚持正确的历史观。

注重师生实践和情感体验。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情境体验使师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化,把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教育寓情于景,才能更有效地产生“共振”,强化教育效果。青年教师与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电影《古路坝灯火》海报设计大赛和影评大赛、学生对离退休老同志开展的抗战史访谈、校史校情知识竞赛等,充分发挥了师生自我教育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集体观看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和阅兵式,参加抗战歌曲歌咏会和收看电影《古路坝灯火》,现场或激情澎湃,或凝重深沉,甚至有人热泪盈眶,促进了师生思想共鸣和情感认同。

三、营造教育氛围

加强顶层设计。学校制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要活动安排》,并多次召开协调会安排部署工作。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机关党委、工会、团委、离退休处等单位协调推动,各基层党委积极配合,有效促进了各项活动的开展。

覆盖各类群体。充分考虑教职工、学生、离退休人员三类群体特点,将教育活动融入党团活动、融入“开学第一课”、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纪念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各类群体优势,共唱抗战歌曲、共同开展社会实践、进行主题访谈等互动交流,增强教育效果。

开展舆论引导整合校内新媒体、网站、校报、电视台、橱窗、信息发布系统等资源,融合社会媒体力量,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态势。撰写《抗战烽火中的西北工学院:传奇灯火 烛照未来》等深度报道,在《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刊登;官方微信策划《阅兵大典中的西工大情结》、《有关大阅兵,西工大学生是这么说的》等话题,引起广泛关注,部分话题点击接近8000人次;网上网下同步推出图文展览,扩大受众范围;以电影《古路坝灯火》教师节黄金时间在央视电影频道上映为契机加大宣传,获得连连点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时集中发力,策划“西北工业大学组织新生收看阅兵式 弘扬爱国主义旋律”、“首次亮相阅兵式的战机不少由西工大毕业生研制”、“ 5类机型的总设计师为西工大同班”等主题,吸引人民网、光明网等20余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有效的鼓舞了师生士气,振奋了精神。

(编辑:田庆青)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