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11月13日电 (记者 吴秀青 摄影记者 郭友军)英才荣登金榜,嘉宾云集工大。11月12日下午,西北工业大学2014-2015学年先进集体、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分享会在长安校区翱翔学生中心隆重举行。校领导汪劲松、赵瑞君、万小朋,各专项奖学金设奖单位领导和嘉宾,各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大会。1000余名获奖集体和获奖个人代表参加了表彰大会,数位获奖个人和获奖集体代表为大家精彩讲述了各自的青春故事、成长故事、奋斗故事及创业故事。青年教师曹良玉和本科生华榕共同主持大会。


表彰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庄严开幕。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赵瑞君宣读《关于表彰2014—2015学年学生先进集体、优秀学生和专项奖学金获得者的决定》。2014-2015学年,共有20多家单位和个人在我校设立专项奖学金,154个先进集体和3000余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赵瑞君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戒骄戒躁、积极进取、再创佳绩;希望各学院、各班及广大同学认真进行学风建设“创先争先”活动的总结,以获奖集体和个人为榜样,以发奋向上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敢为人先的勇气,在学习中严谨、笃实、勤奋、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国际视野、有人文和体育素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学校建设学科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而努力奋斗。

先进事迹分享,是表彰大会“最动人的乐章”。本科生优秀学生标兵马国祯为大家生动讲述了“学霸”的成就之路,本科生优秀学生标兵陈乾坤发出“不要停下追梦的脚步”的呐喊,优秀研究生标兵刘悦则在“乐由心生”中完成了观点的嬗变、科研的飞跃。“在困境之中勇而前行,在苦难之中奋而求学,用自己的奋斗选择自己的未来。”——自强不息大学生代表王尧“奋斗的青春”故事打动全场。一个西工大无人机“创业版”的代名词——“华航泽睿”,见证了创新创业之星陈勃羽的创业初衷——“创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创造最完美的产品”。学术之星李莲以第一作者发表SCI高水平论文3篇,其中一篇发表在金属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上,她的“如何发表高水平英文论文”的心得分享赢得全场的“点赞”。研途之星李元晟一直拥有“交流的梦想”,他本人正是因交流而成长、因交流而成功、因交流而成就不凡达人。他们生活在一个集体里,他们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他们敢于筑梦、勤于追梦、努力圆梦,他们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本科生模范班级理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1081201班、教育实验学院HC001204班,以及研究生模范班级机电学院13205-3班,其班级代表“愿友情友谊一路欢歌”的倾情讲述,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共鸣,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


副校长万小朋和专项奖学金设奖单位代表共同为优秀本科生标兵和优秀研究生标兵颁奖。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赵瑞君和专项奖学金设奖单位代表共同为本科生单项奖获奖代表和研究生单项奖获奖代表颁奖。校长汪劲松和专项奖学金设奖单位代表共同为本科生模范班级代表和研究生模范班级代表颁奖。

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南鲁文代表设奖单位发言。他首先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学生表示衷心的祝贺!他表示,西北工业大学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西工大“三实一新”的校风享誉海内外,西工大毕业生以勤奋、刻苦、踏实、奋进的形象赢得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誉,“科为集团的创始人就是西工大的校友”。科为集团传承航天精神,向西北工业大学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了“科为奖学金”,南鲁文希望未来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成果转化等方面与西工大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期待未来更多的西工大英才加盟科为集团。南鲁文衷心祝愿西北工业大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飞天巡洋、再创辉煌!


汪劲松校长讲话。他代表学校,感谢在我校设立专项奖学金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感谢朋友们对学校的支持,也感谢朋友们来参加这个表彰会。他对“先进事迹分享”深表赞赏,“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生动体现”。“大学是一个做学问、求真理、谋创新的殿堂。在这里,我们可以感知学校的光辉历史,追慕大师们成功的足迹,探究科学前沿的无穷奥秘,领悟古往今来的人生哲理。”讲话中,汪劲松也和大家分享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讲述的是西工大杰出校友唐长红院士的故事。汪劲松说,身为新“飞豹”、“歼轰7A”和“运20”的总设计师,唐长红曾经在农村过着“白天锄地、修路、打土坯、晚上学习”的生活,但是他胸怀大志,情系国防,一心要干“造飞机、造舰船、造原子弹的大事”。正是这份坚守,这份报国之志,让他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接受一个又一个挑战,最终成长为我国飞机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汪劲松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坚守梦想,勇往直前!
第二个讲述的是航天学院陈勃羽同学的故事。汪劲松说,一个21岁的本科生,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凭着对航空航天的热爱,和伙伴们在大学校园里研发无人机。在创业的过程中,陈勃羽团队曾面对过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并以科技和智慧为基石,用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方法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汪劲松希望同学们在已经到来的众创时代,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大胆创新,坚忍不拔。
第三个讲述的是自动化学院王尧同学的故事。“每天6:30起床,每周8-10小时勤工俭学,每周一天的志愿者服务,学生社团社长,新生班级辅导员,用助学金和奖学金支付大学的学费和生活,用爱心和责任心回馈社会,这就是他简约的生活,但是不简单。就像他说的,贫困可以是一个人止步不前的理由,也可以是奋勇向前的动力。”汪劲松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笑对苦难,学会感恩,自强不息,乐观向上。
西北工业大学校歌响彻“翱翔”。会后,领导、老师和获奖学生代表合影留念,定格了这一难忘的瞬间。



(编辑:田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