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航空学院胡峪副教授团队研制出双涵道飞行器并首飞成功
发布时间:2017-05-05 15:05:04 点击数: 来源:航空学院

西工大新闻网5月5日电胡峪)我校航空学院航空器设计工程系胡峪副教授带领团队历经1年时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双涵道飞行器,并于2017年4月26日成功实现首飞,平稳的完成了起降、悬停、航线飞行等多个飞行任务,这是胡峪团队继研制成功全球首个稳定飞行的“风火轮”滚翼机之后,在新概念飞行器设计领域的又一项研究成果。

现代无人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电力巡线、抢险救灾等方面,但由于固定翼无人机无法垂直起降,受空间限制,而多旋翼无人机又存在载重小,安全性差等缺点,因此对于具备垂直起降性能且安全性好,噪声低的无人机需求非常迫切。为了满足对这类新概念飞行器的应用需求,胡峪团队从2016年4月开始致力于双涵道飞行器的研究。

他们研制的这台新概念飞行器,基于涵道风扇升力系统,采用双涵道串联式布局形式,在研制过程中,先后完成了涵道数值模拟与多学科设计优化计算、涵道测力试验、动力学及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等工作,并经过多轮试验,最终研制出了原理验证样机,并实现了稳定飞行和多个飞行任务试飞,验证了双涵道飞行器的技术可行性。

双涵道飞行器优势是具有优异的气动效率,相同桨盘载荷条件下,发动机功耗可降低一半;涵道既可保护螺旋桨,又可降低噪声;具有很好的耐坠撞性能,对人员防护能力高,安全性好。

此双涵道飞行器可实现垂直起降,并能实现悬停,前飞和侧飞等动作,未来可应用于现代农业植保、电力巡线和石油管线巡检、火灾救援、给养运输、人员救助、反恐作战等方面,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概念飞行器概念设计是航空学院飞行器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多年来该学科的研究人员潜心钻研现代飞行器设计理论,形成了新概念飞行器创新研究体系,先后研制出十几种新概念飞行器,为我国自主研制新型飞行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储备。

(审稿:杨智春)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