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6月9日电(郑欣)6月8日下午,在“中国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由艺术教育中心、材料科学与考古研究中心和材料学院联合举办的“南山艺堂”考古专题艺术沙龙在友谊校区公字楼材料学院会议室进行。我校副校长万小朋,以及教务处处长张军,材料学院党委书记董文强等参加了活动,沙龙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孙瑜主持。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以“马家塬西戎墓地的发现与研究”为主题,展示了甘肃地区多处墓穴出土的殉葬品,包括精美的车辆、装饰品、武器、工具等重要发现,展示了西戎作为周时代的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互动关系。周人自称“华夏”,把他周围四方的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从马家塬周边墓地出土文物可见,周朝时期的贸易活动已达到相当繁盛的程度,中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已日趋频繁。


活动的第二部分,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带来“四川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主题讲座。“大西王”张献忠屠川的传说,加之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对“江口沉银”的真实性调查,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关注。在考古界对这一神秘宝藏“真假之辨”论证地沸沸扬扬之时,高大伦及其团队以科学的探测手段、对历史文献的多方考证以及实地走访调研当地百姓搜集证据,用24台抽水机作业98个工作日不间断,终于证实了“江口沉银”的真实性,大大促进了历史学及文化学研究。
两位考古专家史论结合、幽默风趣的讲座之后,与在场师生观众们进行了活跃的交流。高大伦教授特别号召,任何学科都需要以研究为基础进行科普,力图通过“公众考古”使考古行业从不被认知转向日常生活的全民动员,进而实现日常生活的艺术化,以及艺术人文的生活化。两位专家的观点给师生留下深刻启发,艺术教育中心将继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文艺资源共享,序列化向全校开放更多优质人文学术资源。

注: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为纪念2017年6月10日“文化遗产日”,艺术教育中心特推出本期讲座。
(审稿:孙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