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6月14日电(崔娟娟 摄影记者 卢迪)6月12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边疆稳定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友谊校区正禾宾馆西四会议室举行。国内研究新疆问题的一流专家应邀作精彩学术报告。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多所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100余名参加了此次论坛。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樊明方教授主持论坛,常务副院长丁社教致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鲁卫平出席论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内派我校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教师玉素甫·木沙、我校学生辅导员木扎依提·艾比参加会议。


丁社教在欢迎词中强调,“一带一路”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因此深刻认识和把握我们国家西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就成为时代发展的紧迫任务。新疆是丝路经济带的关键区域,新疆以及整个西部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对我国顺利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顺利实现“四个全面”目标和“五位一体”发展理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报告会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学名师、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专家杨圣敏教授作了题为《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民族宗教问题——以新疆西藏为主要案例的分析》的主旨报告,阐述了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所处的国内外背景,运用详实的实地调查材料阐明了新疆西藏地区民族关系的现状,指出这些地区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好的,对存在的问题要科学分析其原因,正确对待。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欣教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疆族际关系》报告中,以多元文化为切入点,分析了影响新疆稳定的多种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新疆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许建英研究员在《境外“东突”势力的历史与现状》的报告中,阐述了“东突”势力形成及初期境外联系、境外“东突”势力的形成过程、境外“东突”势力的新动态及境外“东突”势力发展的国际因素等问题。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黄达远教授作了《区域研究问题意识与本土化视角——对新疆区域研究的新思考》的报告,指出不能把“西北”等同于“边疆”,研究新疆问题,必须有区域视角,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新疆的社会现实相结合。
会议期间,与会者就关心的话题与专家进行了交流互动,会议气氛热烈。会议结束时,马克思主义学院樊明方教授作了总结发言。

(审稿:鲁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