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工大力量】体育部:提振体育精神增强校园活力
发布时间:2017-10-13 09:50:25 点击数: 来源:体育部

西工大新闻网10月13日电 2012年以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体育工作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总体要求,锐意进取,深化改革,砥砺前行,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2012年以来,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学校党委的正确指导,体育部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系列教育活动,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党员的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涌现出颜怡梯、杨宁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先后于2016年10月、12月完成党支部和党总支换届选举工作;根据党支部建设标准,在两个教工支部中成立了6个党小组,完善了支部组织建设;设立了党员活动室,配备了桌椅、投影仪、资料柜等学习用具和设备,使党员活动有场所,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按照上级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党员和教职工思想动态,主动为大家排忧解难,有利的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了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严肃处理违纪党员,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及时处理意识形态舆情预警,维持了部门的团结稳定。

综合改革深入推进

2012年以来,根据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围绕建立“分类聘任、分类管理、分类考核”的目标,深入推进体育部人事制度改革,将体育部全体教职工分为处科级管理人员、教学群体型教师、教学训练型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等四类,明确其岗位职责、工作量要求和考核管理办法,于2015年12月完成了全员岗位聘任。按照学校完善津贴分配制度的要求,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组织制订了 《体育部奖励绩效分配管理办法》、《体育部教学补贴分配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体育部一系列的制度规定,优化了运行机制,保障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平稳运行。

师资队伍长足发展

2012年以来先后引进了徐耀铎等3名教师,为体育部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杭兰平老师晋升教授,颜秉洪、景旺等8名教师晋升副教授,王轲、杭兰平等5位教师先后作为访问学者赴海外留学,牛清梅、董坤等4名教师作为教练员去国外学习先进的执教理念和训练方法,拓展了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邀请7位国际知名体育学者来校开展讲座,帮助教师学习掌握国外先进的科研手段和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6年在陕西省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中,杭兰平教授获一等奖,郭光副教授获三等奖。积极支持教师岗位业务学习,毛煜晋升乒乓球国际级裁判员,赵琳成为篮球国家级裁判员,董坤执裁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体育部裁判员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管理办法,明确了指导教师和考评标准,积极争取学校投入20万元青年教师培养专项经费,有利的促进了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教学工作质量提升

2012年以来,我们按照学校全学分制的要求深入推进教学改革,重新组织编写了教学大纲,新开设了橄榄球,男子健美等课程,进一步完善了课程体系。按照 “四部委”的要求,自筹资金20余万元建设了“阳光体育”早操管理系统,在大学一、二级学生间开展早操锻炼,并将出勤情况及核心力量纳入体育课评分内容,有利了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先后获得校级教学改革课题2项,全英文课程建设3项,校级教学与考核模式课程建设8项,2016年杭兰平教授获得我校首届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代表学校参加陕西省微课比赛获得三等奖。

科学研究明显进步

2012年以来,王成、聂东风、文建生等老师先后获得省级以上课题三项,为近十年来的最好成绩。体育部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有5人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积极争取校内外支持,其中“互联网+体育教育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获得陕西省政府200万元的科研资助,是体育部成立以来经费最多的科研课题。2017年体育教育训练创办一级学科工作已通过校内评审。文建生副教授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体育学科硕士生培养质量逐渐提高,于琪、先后获得学校“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于琪、贺茜娜、刘华东、雷鹏飞、左亮等5名研究生毕业后进入211,985高校任教,欧阳南军、杨旭瑛、温晴等在研究生期间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体育比赛,获得了优异成绩,为学校争了光。成立体育部学术委员会,制度了学术委员会章程,在体育部学科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高水平队成绩优异

2012年以来,田径队邢飞在童华老师的指导下取得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400米、400米栏等三项冠军,并成长为健将级运动员,入选陕西省田径队。羽毛球队欧阳南军在杨宁老师指导下,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羽毛球赛男单冠军2次,亚军2次,特别是在2017年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欧阳南军获得男子单打、双打金牌,与杨茜老师组队获得混双铜牌,阴甜甜老师获得乒乓球女子单打第五名,为陕西省争了光,为学校添了彩;在杭州全国学生运动会上,我校高水平队代表陕西省获得羽毛球男单、混双银牌,女子3000米障碍铜牌,参赛的田径队四名队员,均获得前8名及以上成绩,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

体育氛围日益浓厚

2012年以来,成立了西北工业大学学生体育总会,为每个单项体育协会明确了指导教师,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为主导的校园体育活动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除学校田径运动会以外,“三航杯”系列赛事均在体育总会指导下由各单项协会具体承办,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学校每年一届的体育文化节和“三航杯”系列赛事,已成为校园品牌赛事,具有重大影响,是学生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积极支持和鼓励普通学生体育代表对参加陕西省及全国大学生体育竞赛。足球、篮球、游泳、网球、武术、围棋等项目均在陕西省高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张衡老师指导的留学生篮球队,在2016年“留动中国”比赛中,获得陕西(西北大区)第一,全国第四的优异成绩。依托体育协会,开展裁判技能培训和运动技术提高等活动,我校学生篮球协会被评为“全国学联百佳社团”,2017年挂牌成立了陕西省篮球高级人才技能培训基地。大力引进高端体育赛事进校园,先后承办CUBA西北赛区十六强赛等比赛,举办全国篮球NBL联赛专业赛事,为学校师生呈现了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培育了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场馆建设不断完善

2012年以来,长安校区综合训练馆跑廊、综合楼,友谊校区西苑体育馆、综合训练馆(游泳馆)、室外网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和乒乓球场先后建成,新增室内场馆3个,面积 12267平方米,篮球场地9块,羽毛球场地20块、乒乓球场地36块,网球场地6块。友谊校区塑胶篮球场和长安校区五人制足球场完成改造,设施条件大幅度提升。场馆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为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其他校内大型活动提供了有利支撑。同时,制订了场馆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预案,修订了场馆申请使用办法,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有序运作。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