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牛津大学EMI课程经验交流会举行 探索教学的互动模式
发布时间:2017-10-28 08:57:10 点击数: 来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西工大新闻网10月28日电 10月24日,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国际合作处、人事处与航海学院在友谊校区,举行第三组EMI外派牛津大学教师经验交报告会。第三组分享报告会主题是《EMI专业课教学的互动模式探究——牛津大学EMI课程学习心得》。

EMI是经学校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国际合作处与人事处与英国牛津大学协商,正式启动的2018年西北工业大学—牛津大学英文媒介教学培训项目(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简称EMI项目)。牛津大学EMI项目以英语作为交流媒介,对专业教师在课程设计、课堂管理、评价反馈等方面进行为期2周的系统培训,目的在于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和英语水平,并为参训教师颁发结业证书。

本次我校派往牛津大学15人,分成4组,此次汇报交流的是第三组杨惠珍、何洋、王海丰老师。航海学院副院长王惠刚、2018年报名参加EMI人员、2017年秋季新入职教师研习人员等参加交流。

航海学院杨惠珍报告的主题是《EMI专业课教学的互动模式探究》。在报告开始,她首先提出了一些思考问题。专业课教学有什么特点?用非母语进行专业课教学带来了什么挑战?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进行课堂互动?她结合EMI课程学习和专业课教学经历,对专业课全英语教学的挑战和教学方法给出独到的的理解和认识。

机电学院何洋报告的主题是《EMI专业课教学的互动模式设计》。主要内容包括:IRF互动模式(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同时,他还分析了雨课堂、微助教等的技术应用,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材料学院教授王海丰报告的主题是《EMI专业课教学观摩》。他讨论的问题是包括:在课堂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有哪些优缺点?调动了现场代表的参与积极性。随后,王海峰表示,小组合作学习需要一个适应期,刚开始一些学生可能心里不接受,但结果训练之后,学生就体会到了小组合作学习力量的强大。

王惠刚在总结发言说,听完三位老师的经验分享,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三位老师对EMI的理解非常深刻,特别是在讲授与师生互动的环节,这也是我们广大教师长期以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达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