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11月20日电(郝保权 姜彬)11月16日下午,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渭华起义专题委托课题项目启动会在学校书海楼一楼会议室举行。陕西省社科联科普部部长李剪博、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俊玲、渭南市华州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史进军、学校纪委书记张海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鲁卫平、副院长郝保权、材料学院党委书记、文化遗产研究院负责人董文强等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管理部基础研究与文科处副处长张啸川主持。

张海兰代表学校致欢迎词,西工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科教密集、潜力无限,是一片爱才尊才、创新创造的沃土;我校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历史(红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等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热烈欢迎陕西省社科联和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学者亲莅会场,我们愿加强同各方联系,抢抓机遇、携手合作,努力使渭华起义研究项目开花结果。

李剪博提出,深入研究渭华起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凸显出极强的政治性、导向性和价值性。省社科联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愿意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优质资源。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须坚持“四要”方针:入口要严、过程要实、程序要全、成果要转。
李俊玲在发言中介绍,渭南是革命老区,旅游资源丰富。自1988年渭华起义纪念馆开馆至今,先后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西工大科研实力雄厚、研究成果丰硕。与西工大在历史文物保护、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对政府和高校是双赢之举。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郝保全、汪永平、高宝营、张婧文、李鹏等分别从历史意义、当代价值、红色品牌营销研究、文化传播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研究等不同视角汇报了渭华起义初期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鲁卫平最后强调,事业发展需要人才引领,人才成长需要事业支撑。对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而言,渭华起义重大理论研究项目不仅是一项课题,也是所有参与者能力与价值提升的宝贵机会。希望大家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大胆突破,争取2018年5月在渭华起义九十周年之际,项目研究能够结出丰硕成果。
(审稿:张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