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三航之光 点亮融水
发布时间:2018-12-11 15:46:03 点击数: 来源:党委宣传部

西工大新闻网12月11日电(记者 付怡)随着我国扶贫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脱贫难度逐渐增大,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对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激发群众产生脱贫的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进而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意义重大、使命艰巨。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谈到“怎么扶”的问题时,明确提出要“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同年1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2018年,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这些纲领性讲话和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战略引导,也表明教育应在扶贫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

高校是智力、科技、信息的聚集地,有丰富的人才培养、思想教育、解决问题的经验,如果能更加充分、有效地承担起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责任,就能确保“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的顺利完成。

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经深入调研,充分结合校地实际,确定了以教育帮扶、智力帮扶、众筹帮扶为主线,通过提升帮扶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加强当地基层干部培训,选拔培养致富带头人持续支撑当地特色产业,选派学校优秀管理干部挂职,对帮扶地区“志智双扶”的精准、系统、有效的扶贫体系。

推进教育过程公平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2015年起西工大承担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扶贫任务,并向融水县安太乡江竹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融水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县和国家级贫困县,山地占土地面积的85.48%,是一个典型的 “九山半水半分田”少数民族山区县。截止2015年末,融水20个乡(镇)206个村中有101个贫困村,全县总人口51.55万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8560户116364人,贫困发生率为27%,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经过调研走访,西工大发现以往通过资金支持、产业帮扶、项目投入,短期内就可以达成脱贫目标,但一旦支持抽离,一些脱贫人口就有极大可能再度返贫。

如何培养当地可持续脱贫能力,帮助当地群众产生脱贫的内生动力,西北工业大学制定了以提升贫困地区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为主线,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强化全学段理想信念教育,产生脱贫内生动力的基础教育精准扶贫思路。2016年学校与融水苗族自治县教育局分别签订《教育帮扶协议》,西工大附中、附小和幼儿园分别与融水县2所高中、2所初中、2所小学及2所幼儿园结成帮扶对子,建立“一种机制”(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打造“两个平台”(“融水教育论坛”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推进“三项帮扶”(结对帮扶、落地帮扶和捐助帮扶)。同时,确定了干部互访、教师互访、信息资源共享、课堂教学网络实时共享等重点工作。

“乡村教师是农村教育‘活的灵魂’,是农村学生睁眼看外部世界的‘第一面镜子’。”2015年国家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要把乡村师资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针对融水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西工大“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开展教育、培训。“请进来”,学校安排融水县选送中、小、幼骨干教师及管理干部,分批次来校参加为期两周的“一对一”贴身跟岗培训学习。学校根据每位跟岗教师教学内容、授课特点制定学习计划,分别指定附中、附小、附幼的专家手把手地进行业务指导。邀请其他教师来校参加教育教学论坛、教师交流座谈会、教学观摩研讨等,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与组织管理水平。“走出去”,学校有计划、有策略、有目标地选派专家、骨干教师赴融水开展调研会诊、示范授课、考前动员、励志报告等。对融水县业绩突出的教师,学校还从“翱翔奖教金”中拿出每人每次1万元的专项经费进行奖励,极大地调动了融水教师的工作热情。

两年来,已有260余位融水县中、小、幼教师参加了跟岗培训,24位教育专家、学校骨干教师前往融水县进行现场指导,受益师生2800人次。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学(以下简称“融水中学”)是当地唯一一所省级示范高中,提高融水中学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将有利于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学校安排融水中学管理干部来校挂职学习管理经验。融水中学副校长莫宝坚作为第一批挂职人员感触颇深“我自己断断续续去了一个学期,感觉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都有很大的提升,我把集中备课、集中备考等做法带回了学校,还经常邀请西工大的专家来指导高三备考,成效显著。2016年以前,我校本科率都在60%徘徊,近两年我校本科率达到70%至72%。”

通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学生为未来就业创业、脱贫致富、建设家乡、报效祖国打下了坚实的技能基础,但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信心不足,没有建设美好生活的斗志和勇气,依旧不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针对这一问题,西工大加强统筹协调,宣传上重视、政策上倾斜,明确全校各单位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扶贫工作,并将扶贫工作成效作为单位考核的指标之一。校工会、团委、艺教中心及航海学院、计算机学院、航空学院等不定期组织师生志愿者、航模队、大学生艺术团、社会实践队多次前往融水县为中、小学生表演、作交流。同时,学校连续三年选拔并资助广西融水,陕西城固县、宁强县、略阳县、渭南市及四川南充的优秀学子参加三航科技夏令营,邀请这些地区的留守儿童参加“航天日”等活动,累计参加学生二百余人,帮助贫困地区的学子们在活动中增学识、长见识、开眼界、立志向,激发努力学习、感恩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17年就有2位融水县优秀学子考入西工大,其中来自大苗山区白云乡公和村的肖玉兰是全村第一个考上一本大学的学生。

走出一名学生,脱贫一个家庭,通过青年人思想观念转型,在贫困地区群众心中种下了“我要脱贫、我要致富”的思想火种,点亮了脱贫群众心中的一盏灯,实现了从“根”上的扶贫。

精准培养 服务经济建设发展

乡镇政府是我国政府机构中最基层的一级,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直接服务于民、倾听民意、反映民情,另一方面要承担基层管理、政策落实、任务执行等具体工作,“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镇干部能否做到对脱贫攻坚思想上充分重视,政策上非常了解,工作思路开拓清晰,能够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是精准扶贫工作能否能达到成效的关键。西工大经过蹲点调研,提出必须提高乡镇干部精准扶贫能力,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让融水县的贫困村自身具备“造血”功能,才能充分发挥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达到脱贫不返贫的“脱真贫”。

西工大制定了《西工大定点帮扶广西融水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针对乡、镇、村一级干部、致富带头人的“智力帮扶”工作方案,精准培训,补齐补足人员能力素质“短板”,帮助当地干部更好带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2016年9月,在县委书记杨恩维同志的带领下,当地62位科级干部参加了西工大第一期科级干部专题培训班。培训采取课堂授课、实地考察、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干部们通过“全面依法治国”“借助互联网+实现创新管理”“领导力与沟通力”“危机管理”等专题讲座,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在西安发展规划馆、政务服务中心参观交流与现场教学,学习了西安市基层工作创新经验,并对融水的发展规划有了进一步思考。

同时,西工大每年选派学校优秀管理干部前往融水县挂职,并向安太乡江竹村派驻第一书记。在连续三任第一书记引领规划、持续推进下,江竹村形成党建带脱贫,为脱贫攻坚打下牢固思想基础;产业促脱贫,为脱贫攻坚做好产业支撑;基础建设保脱贫,为扶贫工作提供条件保障的三位一体精准扶贫样本。2017年,江竹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计划;党支部以“党支部+党员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党建扶贫品牌,被融水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自治区、柳州市“三星级”党组织;我校派驻的第二任第一书记史建强也先后荣获柳州市“最美第一书记”、柳州市“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等称号。2018年,江竹村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将从2017年的不足5000元突破到5万元,贫困发生率降至2.04%,年底将实现全村脱贫摘帽任务。

西工大还引入多元主体参与,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面向融水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学校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学院在融水县成立现代远程教育融水学习中心,365所对接无人机森林火警监测技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准培养带动观念转型升级、政府效能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为做好扶贫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扶贫工作见成效,脱贫之后不返贫。

(审稿:吴闻川)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