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4月9日电(记者 田庆青 通讯员 王秦怡 姜雪 摄影记者 郭友军)4月9日上午,陕西省科技创新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陕西宾馆隆重召开。省委书记胡和平为2018年度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省长刘国中主持大会。我校党委书记张炜代表学校参会。黄卫东教授作为参会代表在大会发言,介绍团队在我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经验与收获。
陕西省副省长赵刚宣读《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201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2人,一等奖39项,二等奖107项,三等奖114项。西北工业大学共有11项成果获得201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其中我校主持完成的5项成果和参与完成的1项成果获得一等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我校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的项目分别为李金山教授等完成的“钛基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组织调控及制备技术”,李玉龙教授等完成的“飞机典型结构抗鸟撞设计、分析及试验验证技术”,周军教授等完成的“标准化模块化立方体卫星技术及应用”,邓子辰教授等完成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保结构方法与结构优化”,韩军伟教授等完成的“脑功能与视觉信息协同计算的理论与方法”,李学龙教授等完成的“基于语义拓扑分析与结构优化学习的影像解译理论”。
我校阮莹教授、郭鹏教授、宋受俊副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我校获201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项目及团队简介(排名不分先后)
“钛基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组织调控及制备技术”项目开发了高性能钛基非晶复合材料,突破了多项制约材料应用的技术难题,建立了高性能钛基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成分设计、组织调控及制备技术体系。
团队以周廉院士、傅恒志院士为学术带头人,以李金山教授为团队负责人,长期致力于稀有金属材料研制与加工,以国民经济和国防发展急需的高性能稀有金属材料为重点,探讨了从成分设计、熔炼、成形和加工到微观组织和使用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新材料、新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化应用基础研究。
“飞机典型结构抗鸟撞设计、分析及试验验证关键技术”项目发明了一种飞机抗鸟撞新概念翼类前缘结构和高精度、高可靠性飞机结构鸟撞试验装备,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结构抗鸟撞设计与数值分析综合软件。
李玉龙教授带领团队聚焦国家科技发展、国防科技创新战略前沿,以大飞机、“两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的抗鸟撞等冲击动力学问题为牵引,在国内外力学、航空领域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保结构方法与结构优化”项目建立了高维/无限维系统的(多)辛降维理论,实现了高维系统的有效降维;发展了基于保结构思想的结构优化方法,解决了耗散约束系统的结构优化等难题,为空间太阳能电站姿态控制和脉冲爆震发动机设计等重大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邓子辰教授团队近年来一直从事航天、航空结构计算力学与控制理论交叉学科及其哈密顿动力系统的辛数值方法研究,并有效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先进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等领域。
“标准化模块化立方体卫星技术及应用”项目将模块化、标准化设计思想贯穿到卫星研制全过程,提出了12U立方星概念与设计规范标准、立方星自主控制与在轨健康评估方法、基于商用货架器件的立方星模块化部组件设计技术、立方星可扩展联合自诊断快速测试技术、以及立方星标准化双余度电磁解锁部署技术。
周军教授带领翱翔系列微小卫星团队依托微小卫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成了陕西省首个高校卫星测控地面站。成功研制了1.5U等系列立方星平台,及磁力矩器、飞轮、电源系统、框架、星载计算机、电磁弹射部署器等几十种立方星标准化部组件,并形成了立方星总体设计、组装集成和测试试验规范。
“脑功能与视觉信息协同计算的理论与方法”项目通过在视觉信息计算中引入人脑视觉信息处理的机制,并设计相关数学模型,将其转换为可量化、可计算、可泛化的先验信息,提升视觉计算方法的性能与效率。
韩军伟教授团队依托信息融合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系统研究了脑功能与视觉信息协同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在领域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获得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基于语义拓扑分析与结构优化学习的影像解译理论”项目通过对多维度特性分析的影像视感表征方法、影像语义与空间拓扑的耦合关系、结构学习下的影像学习机理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建立完善的影像内容解译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应用推进。
李学龙教授团队依托学校重点支持的人才特区,关注观测和监测系统中数据从获取到分析的全链条协同中的问题。光影中心成员的科研工作在工程任务中发挥了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及会议上。光影中心与国内、外相关团队学术交流活跃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审稿:符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