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5月27日电(王宁军 侯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今的国际社会,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为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培养新时代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年领袖,高校应当引导学生拓展国际化视野,这既是贯彻落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也是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5月25日,西北工业大学首届国际组织人才训练营正式启动,多位具有丰富外交实践经验的原国际组织任职专家受聘担任训练营导师,来自全校百余名优秀学子参加本次培训,据悉,这是西北地区高校首次举办国际组织人才训练营活动。
上午8点,党委学生工作部、国际合作处、教务处、外国语学院等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与8位国际组织专家和嘉宾就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进行了座谈交流,提出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建议。

8点30分,随着优美的旋律,上百名训练营同学和各位国际组织专家、老师在我校大学生艺术团成员的引领下快闪亮相,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动情的大合唱,唱出了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唱响了对开放包容美好未来的期待。

9点20分,本次训练营在健翔楼多功能厅盛大开幕。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张开富在致辞中表示,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推送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是高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责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紧迫任务,也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客观需要。学校举办国际组织人才训练营活动,是学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一次新的尝试。他希望参加本次训练营的各位同学能够通过不断学习,练就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真本领,未来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最强音。

开营仪式后,现任数字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何昌垂先生做了题为《参与全球治理的人才需求与培养》的翱翔名家讲堂主题报告,他曾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联合国副秘书长级别),总干事特别高级顾问兼办公厅代主任,是发展中国家担任该组织副总干事的第一人。他从中美贸易摩擦入手,以访问过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亲身经历,站在参与全球管理的高度,向大家阐述了未来全球化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及国际人才培养问题。

紧接着,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秘书处人力资源办公室实习的我校校友刘丹璐女士介绍了自己在联合国实习的经历和经验,她表示,在联合国的实习经历,让她开阔了眼界,受益终身,她鼓励在座的学员们要着眼世界舞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胜任未来的全球化工作。




午休过后,世界卫生组织前资深外交官、原卫生部外事司长宋允孚先生与何昌垂先生分别为训练营的同学们做了精彩的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工作经历的翱翔名家讲堂报告,两位国际组织专家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无不让同学们鼓舞赞叹,为中国人在国际组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自豪。与此同时,报名参加国际组织模拟申请的同学们也在紧张备战,本次模拟申请邀请到了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刘志贤、常务理事王纪元、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薛玉雪、国际青年领袖学院创始人祖良荣等四位专家为培训导师,与我校阮红梅、卜雅婷、马静、向丹等老师一道组成专家评审团。来自全校各个学院的22名学生经过层层筛选,脱颖而出,参加到本次模拟申请当中。学员们经历了笔试、面试、小组讨论等多个环节,模拟申请考核告一段落。各位专家为同学们做了总结点评,肯定了大家对前往国际组织工作的热情和能力,也从笔试面试中分析了普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最终专家组决定授予朱媛媛等14名同学优秀学员称号。总结点评结束后,刘志贤、王纪元、薛玉雪三位专家,又为同学们做了国际组织工作经历翱翔名家讲堂活动。


晚19点,国际青年领袖学院创始人、院长祖良荣先生为训练营带来了题为《Change your Thinking, Change the World: Systems Thinking for Youth Development》的专题翱翔名家讲堂报告。他讲到,思维模式在人格塑造和人才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强调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高校学子训练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讲座过后,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习的杨雪晴女士为大家分享了她在非洲津巴布韦的所见所感,她鼓励同学们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在本次训练营的闭幕仪式上,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王莉向所有到场的嘉宾和同学表示感谢,在训练营的优秀学员颁奖仪式后,同学们与嘉宾合影留念,留下美好的憧憬和回忆。
(审稿: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