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国家级教学名师葛文杰为机电学院师生讲授思政课
发布时间:2019-11-15 10:21:49 点击数: 来源:党委宣传部

西工大新闻网1115日电(记者 吴秀青 摄影记者 卢迪)日前,中央第一指导组副组长闫为革一行来我校机电学院调研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该院召开的师生代表调研座谈会上,国家级教学名师、机电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教师葛文杰,结合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围绕如何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与会师生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葛文杰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意义重大,对我校“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同样意义深远。他表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要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葛文杰表示,本科教育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尤其重要,而高校本科教育的核心是课程教学、育人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所以开展好课程和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学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他强调,课程思政可以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及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在如何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葛文杰主要讲了三点经验感悟。

一是要着眼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要改变过去单一知识传授和说教方式,要从技术层面、基础理论层面甚至是哲学及文化层面上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支撑中国优秀文化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葛文杰说,“例如我教的《机械原理》课程,它虽是一门工科技术基础课,但它的内容其实融入了人类自进入文明以来的聪明才智和智慧,尤其是包含了中国文化优势和引领未来的一些科学思想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讲课,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二是要着眼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通过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要把工程与创新案例引入到课程和课堂教学中,既可贯穿知识学习,又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葛文杰表示,教会学生做人才是育人的根本,让学生做人要友善、走向社会要诚信、未来从业要敬业,这就需要老师将案例教学和本人对人生及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有机地融入到课程和课堂教学中去。

三是要着眼于学生成长成才。“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是为未来十年、二十年后成才做准备,这个成才的关键是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找到或发现自我价值。”葛文杰说,成才首先要爱国,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不断激发学生的担当精神,让他们能够自觉奋斗、乐于吃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回顾自己数十年的教学生涯,葛文杰对如何坚守“初心和使命”可谓感悟深切。“我下过四年乡,当了三年民办教师,教过中学,大学毕业后又到企业职工大学教了两年多的书,最后到西工大留校任教。一路走来,我的最大感悟是,作为高校教师,要静心养德、倾心教育、潜心教研和精心育人。”他表示,只有静心养德,才能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只有倾心教育,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只有潜心教研,才能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

“作为一名教师,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教学和精品课程建设,二是做了一些原创性的研究工作。但作为一名老师最根本的职责还是育人,最终还是要落在人的教育上。”葛文杰深有感触地说,“一个教师所做的,能有助于学生未来人生轨迹的改变和有助于学生未来成长成才,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体现教师价值之所在,也是教师生涯最值得欣慰的。”

最后,葛文杰对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优秀教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审稿:雷军)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