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胶体颗粒在流体界面的吸附:软物质的硬科学
发布时间:2020-11-27 18:26:09 点击数: 来源: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工大新闻网1127日电臧渡洋)近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臧渡洋教授课题组在物理学顶级刊物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影响因子17.032,中科院JCR一区top期刊)发表了题为“Interfacial viscoelasticity and jamming of colloidal particles at fluid–fluid interfaces: a review”的综述文章,该文围绕胶体颗粒在流体界面的吸附现象,对界面颗粒的布朗运动、自组装、相变以及颗粒层的粘弹性进行了综述和探讨,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级博士生姬晓亮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臧渡洋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的支持。

微米或纳米级颗粒在流体界面上的吸附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热力学自发过程,颗粒的吸附可显著地改变原流体界面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因而,以颗粒在流体界面的吸附为基础,可构成一系列功能软物质,包括颗粒泡沫、Pickering乳液、液滴微反应器等。甚至基于界面颗粒对外部物理场的响应特性,可以制备外场响应性的智能材料。

胶体颗粒构筑的不同种类软材料

迄今为止,胶体颗粒的合成方法日益成熟,颗粒在流体界面的原位表征技术也得到长足发展,利用胶体颗粒构筑新型功能材料将是推动软物质研究的一个重要动力。这当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将载有颗粒的流体界面的宏观特性与胶体颗粒的吸附和润湿联系起来,如何将微纳尺度的热力学过程与宏观尺度的胶粒动态行为(扩散、迁移、自组装、界面弛豫等)联系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仍需要开展大量的实验、模拟和理论工作。

颗粒在流体界面的吸附现象,极其寻常却又十分复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该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丰富的机遇和挑战,其中涉及热力学与力学、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等不同学科的交叉,需要来自物理、化学、力学、材料等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多学科的合作,利用小颗粒,探索大学问。

全文链接: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361-6633/abbcd8

(审稿:杨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