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4月13日电(夏春雨)近日,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结果公布。西北工业大学参赛项目整体表现优异,在主体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黑科技”专项赛获“星系”级1项、“恒星”级1项、“行星”级1项、“卫星”级1项;“揭榜挂帅”专项赛获一等奖1项。学校在该赛事上再次斩获“优胜杯”,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
 

 

 
本届大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主办,四川大学承办。大赛累计有2500多所高校的2.2万件作品参赛,其中苍穹之心——微型涡喷发动机智能控制器获得特等奖。
 
主体赛获奖作品
 
 
  
   
   | 项目名称 | 所在学院 | 指导教师 | 团队成员 | 获奖等次 | 
 
   
   | 苍穹之心——微型涡喷发动机智能控制器 | 动力与能源学院 | 陈玉春、黄新春 | 孟森林、陈泽长、樊沛阳、张都、方竹韵、李孙洋、刘振 | 特等奖 | 
 
   
   | 荧光多肽纳米探针在阿尔兹海默病诊断中的应用 | 生命学院 | 孙乐明、陈耀 | 刘丁畅、付董洁、李涛 | 一等奖 | 
 
   
   | 滑扑多模态仿蝠鲼水下航行器 | 航海学院 | 潘光、曹勇、曹永辉 | 贺俊杰、马淑敏、徐同轼、谢钰、杨驰野、隋一翔、车沛錡、高鹏骋 | 二等奖 | 
 
   
   | “雪枭”新型升浮一体森林巡防飞艇 | 航空学院 | 韩庆、米百刚、周凯 | 熊步先、邹彩侠、田科源、孙浩、董起源、孙杨、谢含、白怡暄 | 三等奖 | 
 
   
   | 基于透明光伏电池的环保智能玻璃 | 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材料学院 | 李祯、沈超 | 邱泉润、袁楚涵、党宇、刘添乐、宫钰九、李承霖、薛雨禾、周星宇 | 三等奖 | 
 
   
   | 一种新型非本征光纤传感器 | 民航学院 | 温志勋、戴维、张晓化 | 黄文霄、张明轩、张元驰、王宇杨、李文君、孙骆闻、赵书乐、冯鑫 | 三等奖 | 
 
  
 
“黑科技”专项赛获奖作品
 
 
  
   
   | 项目名称 | 所在学院 | 指导教师 | 团队成员 | 获奖等次 | 
 
   
   | “天龙1号”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特种无人机 | 航空学院 | 李占科 | 曹锦烁 罗嗣杰 张良阳 韩海洋 卫海波 | “星系”级作品 | 
 
   
   | NIUVS:开创5G无人机多机协同新时代 | 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 | 王鹏、王颖晖、吕冰 | 李亮辰 屈奕帆 张何博 罗健勤 路奕 文思聪 雷佳泽 徐圣 李子芊 刘瑞龙 | “恒星”级作品 | 
 
   
   | 翱翔锐影——全数字辐射探测与成像系统 | 材料学院 | 查钢强、李颖锐 | 康阳、武蕊、万鑫、郭晨、王靖宇 | “行星”级作品 | 
 
   
   | “物联之盾”——物联网近场通信安全漏洞分析与监测系统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杨黎斌,慕德俊,戴航 | 陈烁、向峻雨、陈嘉炜、崔琳、谢晨阳、孙子雨、陈怡君 | “卫星”级作品 | 
 
  
 
“揭榜挂帅”专项赛
 
 
  
   
   | 项目名称 | 所在学院 | 指导教师 | 团队成员 | 获奖等次 | 
 
   
   | 翱翔运维管理软件 | 软件学院 | 郑炜 | 柴博松、陈军正、张钊源、 冯钰晴 | 一等奖 | 
 
  
 
大赛筹备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赴现场指导,并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多轮次打磨。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由校团委牵头组织,教务处、学生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长安校区管理办公室、学院等相关单位对本届大赛给予了大力支持。
 
据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自198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是现今国内参与人数最多、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该项赛事秉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理念,推动了一大批青年学子通过竞赛涵育科学精神、接受科学启蒙、激发科创热情,并为其走上科创成才道路打下了良好基础。
 
(审稿: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