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第九届翱翔青年学者论坛文化遗产研究院分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06-02 08:47:45 点击数: 来源:文化遗产研究院

西工大新闻网6月2日电吴天瑶)2022年5月31日,西北工业大学第九届翱翔青年学者论坛文化遗产研究院分论坛采用“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来自南方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器械研究所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9名青年学者参加了论坛交流活动。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何国强,文化遗产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全体教师,学生代表参加了论坛相关活动。论坛由学术委员会主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赵荣主持。

何国强副校长首先致辞,对广大学者的参与表示欢迎和感谢,并指出学校自2017年成立了文化遗产研究院,近5年以来,研究院聚焦文化遗产领域的人才培养、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务,为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提升。目前,研究院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渴求人才,同时学校也会为人才的成长成才提供各方面保障。

董文强院长主要介绍了研究院的建立及发展目标、研究方向、平台建设、科研项目、国际合作以及人才引进政策等情况。

本次论坛主要包括青年教师学术报告、青年学者交流和人才应聘面试等三个环节,9位青年学者围绕文物保护、科技考古等主题依次作了专题学术报告,针对每一个青年学者报告,与会专家、青年学者和文研院教职工之间展开了广泛交流。

西工大博士后杜静楠学术报告《西安昆仑m2隋唐礼冠表面镶嵌物的材质及其工艺研究》,主要介绍了用考古学、材料学、科技史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探索昆仑礼冠的镶嵌材料、工艺及其文化内涵。

西工大博士后陈娜娜学术报告《亚稳β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强韧化机理研究》,从变形机理角度出发,针对航空航天用高强韧亚稳β钛合金的强-塑性失稳匹配问题,提出新的强韧化设计思路。

杜静楠作报告                    陈娜娜作报告

温雅棣作报告                  唐兴佳作报告

南方科技大学讲师温雅棣(线上)学术报告《材料与工艺:古代玉器研究的全球视野和创新方法》,主要介绍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艺术开始萌芽和起源,综合了玉料来源等方面的研究,以揭示玉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内涵、技术选择和审美观念。

西安光机所唐兴佳博士学术报告《高光谱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应用初探》,主要介绍了高光谱技术的无损、非接触的物质图谱探测技术,为文保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西安工业大学教师朱金萌学术报告《纳米氢氧化钙及其杂化材料在壁画、石质文物加固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针对纳米氢氧化钙制备复杂及其在壁画、石质文物中加固强度低等问题,采用晶面限域等方法进行了有效解决。

朱金萌作报告                       汪娟丽作报告

陈亚平(线上)作报告                杨帅(线上)作报告

冯蕊(线上)作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汪娟丽学术报告《土壤团粒结构原位交联加固土遗址新方法研究》,介绍了构建土壤团粒结构原位交联加固土遗址新方法,为土遗址防风化加固提供具有普遍指导价值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浙江大学博士陈亚平(线上)学术报告《异质结构催化剂设计及交叉应用》,介绍了利用负载型异质结构催化剂高活性界面的优势,构筑光催化抗菌材料体系用于考古发掘中微生物防治。

浙江大学博士后杨帅(线上)学术报告《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认知研究》,介绍了基于城市历史景观的理论与方法,提取城市历史景观层积价值内因、外显特征,并进行二者相互作用关系等研究。

四川大学博士冯蕊(线上)学术报告《仿生特殊润湿结构构筑、调控与功能化应用》,从结构构筑、性能调控以及功能性应用三个维度,对多种具有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的特殊润湿性表面进行介绍。

此次分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国内外青年人才搭建一个深入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同时也使学者们全面了解文研院,推动了学院宣传和人才引进工作提质增效,为学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审稿:董文强)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