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11月14日电(许和勇)为增进海峡两岸航空航天领域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了解,近日,由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承办、淡江大学协办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航空航天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召开。受疫情防控影响,研讨会采用特别邀请方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西北工业大学和淡江大学分设会场同步举行。
开幕式由航空学院院长邓子辰教授主持,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宋保维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代表学校致欢迎辞,淡江大学副校长陈小雀教授出席并代表淡江大学致开幕辞。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申胜平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张富利教授、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林鑫教授、航天学院执行院长岳晓奎教授、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院长李栋教授、民航学院院长李玉龙教授、航空学院党委书记索涛教授、航空学院副院长李斌教授、万方义副教授、航空学院副书记宣建林副教授、极端力学研究院副院长郗恒东教授等领导线下出席了现场会议。


研讨会邀请了来自淡江大学、成功大学、清华大学(新竹)、阳明交通大学、逢甲大学等5所台湾地区高校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等41所大陆航空航天大学的特邀嘉宾出席及相关行业代表等共计150余人出席了大会,其中14位特邀嘉宾作了精彩的邀请报告。


特邀报告第一单元由淡江大学航太系系主任萧富元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卫红作了题为“飞行器结构轻量化”的特邀报告,淡江大学冯朝刚教授作了题为“海峡两岸航空航天学术交流卅年之回顾与展望”的特邀报告。


特邀报告第二单元由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索涛教授主持,邓子辰教授和淡江大学萧富元教授分别作了题为“超大型航天器空间组装动力学与控制”、“雷射光推进:未来星际旅行之解?”的特邀报告。


特邀报告第三单元由李斌教授主持,西安交通大学申胜平教授、成功大学苗君易教授、同济大学李岩教授、逢甲大学李育佐助理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潘翀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瞬态连续介质力学与力化学耦合”、“有限高圆柱流场之临界转换现象之实验研究”、“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制造与评价”、“震波捕捉数值建模”、“湍流/转捩的实验测量技术”的特邀报告。





特邀报告第四单元由淡江大学冯朝刚教授主持,清华大学(新竹)刘通敏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魏小辉教授、阳明交通大学陈竺博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吴树范教授、淡江大学杨龙杰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具似翼形紊流扰动器双通道之热传增益”、“航空航天轻质结构动力学与控制技术发展”、“旅途计划:阳明交通大学火箭与太空人才培育方案”、“空间引力波探测前沿技术研究进展”、“整合微机电流速计于扑翼气动力之量测”的特邀报告。





海峡两岸航空航天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2月在台湾淡江大学第一次召开,每两年一届,由海峡两岸轮流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曾于2008年联合西安交通大学成功举办了第六届研讨会。在海峡两岸高校和专家学者接续努力下,研讨会已经成为两岸航空航天领域交流的重要纽带。本届研讨会是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首次举行,参与单位数为历届会议最多。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进海峡两岸航空航天领域的学术交流,增进两岸学者友谊,推动两岸航空航天领域的学术发展与合作。
(审稿: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