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各子赛事及陕西省第七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落下帷幕,柔性电子研究院学子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以及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高质量地完成了参赛项目,取得优秀成绩。
项目名称:四两“铂”千“氢”-无定形PtTe2赋能绿色制氢(赵稳、崔聪聪、徐永恒同学,指导教师:方漪芸、荣子强)
项目简介:本项目开发了一种简单、温和、普适的热处理策略,将非金属异质原子氧掺杂入到具有明确晶体结构的二维 PtTe2 中,获得了相应的非晶态材料a-PtTe2 NSs。氧掺杂不仅打破了Pt与Te间的固有共价键,而且引发了面内Pt位点大规模重构,使活性位点数目增加至原有的四倍,获得了优异的析氢性能和稳定性,并在降低碱性析氢能耗和海水制氢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本项目能够促进对Pt基催化剂的理解,为其它新型、高效Pt催化剂的发展奠定基础,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项目名称:管式SOFC燃料电池生产-装配-测试全链条自主高端制造(王子义、杨款、刘根深、孙锐堂、黄启睿同学,指导教师:李致朋、肖仪卓)
项目简介:本项目面向国家能源结构升级需求,由李致朋教授指导的团队参赛作品名为《管式SOFC燃料电池生产-装配-测试全链条自主高端制造》,团队自主制备了一种能将氢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且性能稳定的“清洁发电机”——管式SOFC燃料电池。作品重点瞄向纳米陶瓷材料自主制备、管式SOFC燃料电池生产设备的自主化设计和测试系统的自主搭建过程,能够助力SOFC燃料电池行业标准制定,在推动SOFC这种清洁发电技术在我国真正实现大规模应用上有重要作用。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作品向大家展示一种新型能量利用模式,同时也希望这种新型高效的用能模式能够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
项目名称:协调辐射制冷与水滴发电一体的全气候节能木材(陈文婷、李怡佳、吕蕾、庞宁杰、郑欣宇、孙启增同学,指导教师:于海东、梁飞)
项目简介:本项目为开发绿色、低碳、安全的建筑材料,研发了协同辐射制冷与水滴发电一体的全气候节能木材。该木材能够实现辐射制冷,降低制冷设备用电量,促进节能减排。同时,该木材能够将大自然的雨水能量转化为电能,优化资源利用,实现绿色电力收集。作品为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优化建筑用能结构,缓解全球能源危机贡献力量。
项目名称:面向稳定水电解的高效全3D打印电解槽(付港文、贺俊源、曹镭清同学,指导教师:徐茜)
项目简介:目前电解水仍存在效率低下及气泡附着问题,为解决此难题,本项目研发出全3D打印电解槽,其中电极结构上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多级优化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解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和气泡堆积。作品还兼顾安全性问题,3D打印隔膜能够隔绝氧气和氢气接触。该项目在工业制氢中能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项目名称:Lighton——用于3D打印的长余辉墨水(赵佳鑫、何运飞、邹金豆同学,指导教师:于涛)
项目简介:本项目拓展有机长余辉材料以及用于增材制造的高分子材料的种类,设计了一系列继续有机磷光的光信号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例如氧气浓度传感,破损检测,pH指示,温度实时检测,离子强度检测等。产品相较于传统传感器件具备明显优势,成本低廉,检测灵敏、直观,在特种安全检测,结构力学检测,柔性应力面传感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项目名称:半金属相过渡金属二硫化物的普适合成(聂昆昆同学,指导教师:黄维、刘正清)
项目简介:针对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半金属相过渡金属二硫化物 (1T'-TMDs)纳米片,本项目提出了一种简便、通用的胶体化学合成法,在温和条件下成功制备了一系列高相纯度的1T'-TMDs纳米片。并揭示了1T'-TMDs的“堆积-阻碍”生长机理,深入理解了其形成过程。成果在亚稳相纳米材料基础研究及电催化能源转化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项目名称:态密度匹配诱导的超高电流密度和高湿度阻抗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孙启增同学,指导教师:于海东)
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传统摩擦电纳米发电的输出电流信号小,电信号易受湿度影响的特点。本项目研制了一种以导电材料同时作为摩擦层和电极的新型发电器件,该器件可获得1400 V的开路电压和1333 mA m-2的超高电流密,该电流密度提高了近三个数量级。此外,该器件可在高湿环境下稳定工作。这项工作为构建高性能的摩擦纳米发电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可在不久的将来拓展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实际应用范围。
后续,研究院将锚定学校“127”目标,加强在人才培养上的资源投入,持续注重优秀项目的发掘与培育,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式搭建竞赛平台,提供指导服务。同时,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优良学风氛围,切实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赛促学,争取继续在各类赛事中赛出风格、赛出成绩,彰显西工大学子风采。
(文字:杨媛;审核: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