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单位审核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4-18 11:07:46 点击数: 来源:研究生院

4月14日,陕西省第二轮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单位审核会在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学舟楼312会议室圆满完成。会议依据《关于开展第二轮“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对13个2023年立项的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深度审核,旨在全面总结“第二轮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确保项目研究质量,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1.jpg

本次单位审核会由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朱继宏担任主持。专家组成员汇聚全省顶尖力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帝伊、长安大学研究生院执行院长王来军、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督导组组长陈天宁、陕西师范大学研工部部长王耀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吕昆、西北大学教授姚聪莉、西北工业大学肖敏等7位专家把控项目核心质量。据评审规则,重点项目执行“10分钟陈述+10分钟质询”答辩机制,全面检验项目核心指标完成度。

首先,朱继宏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我校省研究生综合改革项目的建设情况,同时期待专家组对我校项目进行严格检查。

2.jpg

其次,在为期半天的答辩环节中,密集进行的13个项目呈现我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亮点:王长青《中俄空天科技领域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明确了中俄联合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及核心竞争力,并与萨马拉大学合作成功落地多种模式,联合培养硕博及博士后17人,培养成果获俄罗斯新闻媒体《俄新社》、《卫星通讯社》报道,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实践经验。张磊磊《航空航天重大工程应用驱动的材料学科研究生新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构建了学生“直观感受-高阶思维-实践创新”三维体系,解决了传统教学难点,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为材料学科研究生教学提供了创新性及实践性强的新型教学模式。许英杰《面向新一代空天装备技术的研究生科研综合创新能力提升策略与实践研究》,通过科教融合、学科交叉、校企协同三大策略,构建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体系,形成了中国航空学会推荐教材、工信部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等多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我国空天装备制造提供了领军人才储备,形成了行业示范效应。李辉《“立德树人”视域下研究生教育导学关系优化路径研究》,通过多维度、可操作的和谐导学关系建设路径,解决了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重科研轻育人”“导学沟通不畅”等现实问题,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为高校完善导师培训体系、优化育人生态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王建元《重大科研项目牵引的交叉学科方向研究生多元多维培养模式探索》,构建了“超声材料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方向的多元多维培养模式,强化了价值塑造与思政教育,构建了交叉课程体系,分类分层次精细化培养创新能力。学生获多项发明专利及国家级学会奖项。王鹏《来华留学研究生趋同化管理模式与效果评估研究》,构建的“统一标准、差异补偿、责任下沉、动态调整”的趋同化管理模式和评估方法应用于西北工业大学多个学院并成功推广至西安理工大学,成效显著,为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杨晓《基于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大思政课”新格局,创新了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提升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有力支撑。“总师思政课”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李斌《航空卓越工程师高水平产教融合培养机制研究与创新实践》,构建了科教融合育人链、产教融合育人链和国际化育人链,强化三链融通,同时构建了航空卓越工程师高水平产教融合培养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形成工程教育改革"西工大方案”。王伶《国家急需电子信息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构建了“学科-培养-资源-质量”四位一体国家急需电子信息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获得教学成果奖4项,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7篇。慕德俊《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研究生持续胜任力教育改革与实践》项目,创建了政府-产业-教育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构建了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知识评价体系,开发了低成本的网络安全胜任教育支撑平台。该项目所建设的网络安全持续胜任教育体系与支撑技术平台2024年获工信部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郑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优秀研究生导师成长及其培育研究》,深入研究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优秀研究生导师的成长规律与培育路径,发表5篇高质量期刊论文,为高校优化导师遴选、评价及培养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助力“双一流”高校导师队伍建设。符江锋《国家急需领域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与中国航发113、143、503厂签署了校企联合育人协议,联合编写、翻译研究生用的教材2本。创新育人模式和课程建设,实现了研究生论文研究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紧密融合。李鹏《新兴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五维一体”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探索了“五维一体”培养模式,构建了高素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发表学术论文3篇,为前沿交叉学科提供了参考范例,提升了“柔性电子学”学科影响力,助力“双一流”建设。

3.jpg

《基于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成果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4.png

《中俄空天科技领域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成果获俄媒报道

答辩结束后,评审专家组组长王来军教授强调,本轮改革聚焦破解研究生教育关键堵点,特别是在构建分层评价体系、校企联合育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专家组成员立足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重点就质量评价改革、国际联合培养等课题提出建设性意见,现场研讨氛围热烈。

会议最后,朱继宏对各位专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此次单位审核会不仅是对过去两年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研究生教育改革方向的探索。我们将认真吸纳专家们的宝贵意见,持续优化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据悉,此次单位审核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校陕西省第二轮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研究生院将继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和国际交流,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文字:付雪琳 李依霖;图片:任峻杰;审核:朱继宏)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