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下午,西北工业大学“逐梦三航”教师沙龙(第20期)、友谊文化沙龙(第14期)暨“秦岭有约”系列专题讲座(第2讲)在友谊校区阶五教室顺利举办,吸引了校内外师生及文化遗产领域爱好者参加。此次讲座依托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支持计划”。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程圩作开场致辞,他对两位主讲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主讲人卓越的学术成果和国际合作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校内主办单位的支持表示感谢。

首场讲座由考古探测与文物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董文强主持,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赵晓星作《新时代敦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专题讲座。赵晓星教授结合百年敦煌学研究积累,系统梳理了敦煌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从传统展览的静态呈现,到“数字敦煌”实现30个洞窟的虚拟漫游,再到“云游敦煌”小程序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新窗口的实践探索。她指出,“文化+科技”的融合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更让古老文明在当代焕发新生。

第二场讲座由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艳主持,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馆长Florian Knothe(罗诺德)教授作《舶来、模仿与创新:欧洲和中国瓷器与玻璃制造中的跨文化影响》专题讲座。罗诺德教授以罗马玻璃器皿在唐代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实物遗存为切入点,揭示了地中海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早期互动;继而聚焦清代皇家玻璃屋的建立,展现欧洲玻璃技术在中国宫廷的本土化创新——这些融合中西工艺的玻璃器皿不仅成为外交重礼,更见证了跨文化交流中的艺术适应与再创造。

现场提问环节,听众围绕讲座主题踊跃提问。

本次讲座由西北工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探测与文物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科技保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主办。
(撰文:王萌 审核:程圩、石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