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全面提升全球胜任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2025年8月4日至8月17日,玛丽女王工程学院组织优秀学子在学院党委书记代富平带领下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进行为期14天的海外暑期研学项目。
高校介绍

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简称:TUM)位于德国南部第一大城市慕尼黑,前身是巴伐利亚国王于1868年建立的“慕尼黑皇家拜仁工学院”。TUM是一所欧洲顶尖研究型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一直稳居德国高校前列,是TU9成员高校。TUM以卓越的创新精神和教学质量,成为首批三所德国精英大学,是国际科技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欧洲卓越理工大学联盟、欧洲顶尖工科大学联盟等成员,被德国政府列为重点资助对象,享有德国最高科研经费。

8月5日,开营仪式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加兴校区成功举行,TUM相关负责人向参与研学项目的师生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慕尼黑的城市风貌、慕尼黑工业大学办学概况及项目课程体系等相关信息。

项目内容
访学课程由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多名教授共同讲授,内容涵盖“工业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网络物理系统方法”“数字工艺流程设计(CAD)和数字孪生”“物联网传感器”“计算机视觉”“物联网云平台和数据共享”等。在教授们细致入微的指导下,同学们不仅扎实掌握了理论知识,更积极投身实践环节,熟练运用 Python 等相关编程工具编写代码,通过实操练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课程结束后,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项目成果汇报。各小组围绕遇到的不同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制定解决方案,顺利实现了课堂抽象理论知识向解决实际需求的具体实践应用的转化,利用Python 等编程工具生成数据表格与可视化图像,助力听众高效开展数据分析和评估工作。
通过一系列课程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深度融合,同学们不仅接触并了解到人工智能技术在真实工业生产场景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与核心功能,更在多元开放的国际化学术氛围中,接触到不同国家的学术理念与研究视角,有效拓展了自身的学术视野。


此外,访学团队前往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开展沉浸式实践课程。实践环节采用“角色赋能 + 任务驱动”模式,依据汽车生产全流程的岗位需求,同学们分别化身公司总监、工艺工程师、质量检测员等角色,完整复现了从零部件上料、精准焊接、自动化输送线物料转运,到最终整车下线检测的全流程运作。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围绕流水线的上料、加工、输送等各个环节展开深度学习,重点了解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观察与分析,大家明确了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之间的协同机制,充分认识到二者在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访学团队还前往了企业Tulip Interface以及IWB实验室参观交流。为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先进生产设备与控制技术,工作人员结合实际生产场景剖析技术核心要点,再通过现场实操生动还原技术应用细节,将抽象的技术原理转化为直观的操作画面,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距离接触先进生产技术,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科技赋能制造业的魅力,进一步点燃了大家对相关领域的探索热情,同时也为同学们未来明确学习方向、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注入了全新动力。

人文活动
课余时间,慕尼黑丰富的人文风情让研学团队感受到这座城市独有的韵味。
天鹅堡如童话幻境般富丽堂皇,是慕尼黑献给世界的浪漫诗篇;绘画陈列馆氤氲着浓郁人文气息,每一寸空间都沉淀着艺术底蕴;德意志博物馆馆藏包罗万象,如同打开了一部立体的百科全书;宝马博物馆凝聚着工业史诗,让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璀璨在此交相辉映;安联球场将呐喊与激情汇聚成一片沸腾的海洋。而这一切精彩的载体,正是慕尼黑。它以独特的城市基因,让历史与科技温柔相拥,令传统与先进诗意碰撞,在每一个值得探寻的维度里,都绽放着令人心动的独特魅力。



结语
随着项目步入尾声,同学们迎来了意义非凡的结营仪式。当双手接过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亲手颁发的结业证书,这次承载着收获与成长的旅程,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慕尼黑深度访学活动,既是学院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更为同学们搭建了接触前沿学术资源的优质平台,拓宽国际视野,深化全球认知,提升协作能力。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海外研学渠道,搭建更多高质量、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平台,助力广大学子成长为兼具国际视野、专业竞争力与综合素养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文字:梁嘉烨、孙逸之;图片:王子优、严晨睿、徐子淳、邱宇彤;审核:代富平、程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