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由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玛丽女王工程学院承办的“翱翔青春榜样”系列讲座之优秀校友分享会在长安校区教学东楼A座二楼报告厅顺利举行。院长范晓丽、副书记程茵、英方教师Li Wang 、2024级辅导员葛曲、学生事务中心教师王睿璇出席此次分享会。本次活动特邀四位毕业于QMES的优秀校友——2021届毕业生何沐锟、张鸽旸、王琰璋,2023届毕业生张琳,围绕“学术深造”“科研创新”“职业发展”“综合素质”四大主题,与在校学子分享他们的成长发展与心路历程。会议由程茵主持。


首先,范晓丽院长发表讲话,向四位优秀校友和到场观众表示热烈的欢迎。范院长结合生动案例,强调了学业发展规划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对同学们提出殷切期待,鼓励大家认真聆听校友分享,从中汲取有益经验,并主动思考,科学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北京大学直博生张琳学姐回顾了自己从QMES本科到北大博士的成长路径,分享了在全英文学习模式中培养的跨文化沟通与学术理解能力,在竞赛团队里打磨的协作攻坚与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在社团活动中积累的组织协调与资源整合能力。她特别提到“目标拆解”与“能量管理”在应对科研压力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学弟学妹“珍惜平台、敢于不凡、守护热爱”。

西工大化学与化工学院直博生何沐锟学姐从思想建设、科研目标、科研成果与综合能力四个方面展开分享。她结合自身在低频微波吸收复合材料领域的代表性研究,鼓励学弟学妹们从实际问题切入,开展系统性研究探索。她强调:“科研不仅需要攻坚克难的毅力,更要有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

张鸽旸学姐结合在帝国理工学院的学习经历与在美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体会,讲述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她提出“业务能力是立身之本”,并分享职场进阶秘诀——需重视逻辑沟通以提升效率,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创造价值,并做好工作生活平衡以维持良好状态,鼓励大家“把人生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王琰璋学长通过在中电科技十一所的工作实践,讲述了红外探测器研发中经历的挑战与收获。他以“成品率问题”为例,分享了如何从任务理解、问题分析到有效沟通的系统性工作方法,并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倡“像太阳般发光,像大地般包容”的处事态度。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职业规划、学术科研、海外深造等话题踊跃提问。四位校友结合自身经历,用真实案例和实用建议回应每一个问题,为同学们提供了有效参考。张琳分享了从“答题者”到“出题者”转变历程,强调博士阶段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自主探索的科研能力与直面困境的心理韧性。何沐锟认为,支撑科研攻坚的核心动力,是将个人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的“使命感”,同时,保持与师友的学术交流,能不断为科研工作注入新思路。张鸽旸则从职场角度出发,表示清晰的逻辑思维、高效的沟通能力与快速的学习能力是应对复杂任务的关键。王琰璋结合在研究所的工作实践,分享了以“任务本质理解”和“非情绪化沟通”来应对压力的技巧。四位校友的成长路径虽各有不同,却共同传递出坚守热爱、主动成长、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为在场同学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本次“翱翔青春榜样”优秀校友分享会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的宝贵参考,也搭建了校友与学弟学妹们深度交流的桥梁,促进了经验传承。四位校友用亲身经历讲述成长故事,用真挚态度传递奋斗力量,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在场观众,激发了大家向榜样学习、勇敢追梦的强大动力。
玛丽女王工程学院将持续邀请更多优秀校友重返校园,以经验启迪智慧,用榜样照亮前路,助力每一位青年学子在奋斗中绽放青春光彩。

(文字:梁怡敏、王睿璇;图片:梁怡敏;审核:程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