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材料学院联合南通市海门区政府举办材料学院第二届校企联合实验室创新论坛暨“1-0”重大工程科学问题研讨会。海门区副区长姜静、海门区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旻、海门区科技局、海门区四甲镇政府相关领导,材料学院党委书记李恒,副院长苏海军、院长助理杨勇出席论坛。50余位联合实验室企业院所代表、学院平台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活动。论坛由四甲镇党委书记丁浩主持。


姜静在致辞中指出,新材料作为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石”,是海门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核心发力点。此次活动是政校企三方深化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李恒对各联合实验室长期以来给予学院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学院坚持“聚焦需求、增量发展、交叉融合、开拓创新”的发展思路,瞄准重大工程需求,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希望以13家联合实验室为支点,进一步促进校地、校企情感共鸣、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发展共赢。

苏海军汇报了学院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进展情况。他强调,下一步要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和资源统筹能力,准确凝练联合实验室“1”和“0”的具体内涵与主要攻关方向,取得更显著的联合研究成果,推进学院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张旻从战略区位、产业体系、营商环境等方面对海门进行了推介。
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宏兵汇报了校企合作成效。经过十余年的深入合作,企业成功攻克了精密针布材料耐磨性能提升等行业难题,实现技术系统升级,年产值增长超30%。
会上,13位联合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做了实验室建设情况报告。


交流环节,参会人员聚焦校企合作“1→0”重大工程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表示,要强化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作用,将科学问题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加速“1→0”和“0→1”双向融合。

会前,学院领导和教师代表赴南通金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新江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等海门重点新材料企业进行调研,为挖深找准“1→0”关键问题,提升校企合作成效夯实基础。下一步,学院将持续加强高水平有组织科研,为实现学校“一十百千”中期目标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文字:李雯丽;图片:李雯丽;审核: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