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西北工业大学第十四届翱翔青年学者论坛文化遗产研究院分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交叉融合·创新引领”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六位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优秀青年学者参加。文化遗产研究院领导班子及教师等出席了此次活动,开幕式由研究院副院长曹颐戬主持。

在论坛开幕式上,院长程圩向与会学者致以诚挚欢迎,并强调,研究院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院战略,以翱翔青年学者论坛为载体,着力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融合的交流平台。希望与会青年学者围绕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前沿问题开展深入研讨,畅所欲言。研究院期待以此论坛为桥梁,能够广纳贤才,共绘研究院美好蓝图。考古探测与文物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董文强表示,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推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的重要方向,青年学者作为未来科研的中坚力量,应当积极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勇于探索跨学科合作的新路径与新方法,共同为文化遗产交叉学科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注入持续而强劲的发展动力。
院长助理石建刚就研究院历史沿革、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引才政策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论坛期间,与会学者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多个前沿方向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副教授Zhengye Hou探讨了创意文化产业中大学与产业界的协作机制,为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与价值转化提供了新思路;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李政展示了新型硅氧烷低聚物在文物保护中的创新应用,体现了材料科学与遗产保护的深度交叉;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葛衍泽通过对大汶口文化墓葬用器组合的分析,揭示了早期社会复杂化进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博士后陈禹来从汉代复色釉陶入手,追溯中国低温釉技术的起源与发展;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石若瑀聚焦元代建筑琉璃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东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慧则围绕创意城市框架中的空间再利用机制研究作了系统报告。

论坛期间,研究院组织与会学者参观了考古探测与文物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深入交流与现场参观,学者们对我院的科研平台、实验条件与学术氛围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论坛是落实学校人才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文化遗产学科深度交叉的重要举措,为拓展国际学术合作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学校“一十百千”发展目标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提供助力。
(文字:吴天瑶 图片:王萌 审核:程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