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毕业季】青春,在科技殿堂上飞扬——记西工大2014届优秀硕士毕业生赵阳
发布时间:2014-03-12 16:00:56 点击数: 来源:研工部

西工大新闻网3月12日电 (苏静 摄影记者 郭友军)

2013年11月16日,宝钢教育奖年度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五十名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汇聚上海,我校优秀研究生赵阳作为其中仅有的两名硕士研究生之一获此殊荣。毕业离校之际,研究生通讯社的记者采访了这位优秀学长,希望将他在西工大几年来的科研巅峰之旅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赵阳,理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发表SCI论文23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0篇,合作论文13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受理发明专利11项;获得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校优秀研究生标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科技英才等多个奖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强的原动力”

物质世界的五彩斑斓,课堂上有趣的化学实验,风趣幽默的化学老师,探索未知奥秘的兴趣是赵阳和化学研究发生反应的“催化剂”。从高中时代,他就深深沉迷于化学世界的乐趣。“我学习元素周期表时,看到表上没有中国人的发现和命名,便在最后一行填上了自己的名字。有些人觉得我的做法相当可笑,但正是这个化学梦,引导我义无反顾的填报了化学专业,并将兴趣延伸到硕士阶段。”赵阳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已经发展为挚爱,探求未知世界的激情不断带给他乐趣,于他而言“化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做实验就是我最喜欢的事儿”。

“书山有路勤为径,时间、精力需投入”

赵阳沉醉于化学研究,本科期间就不断积累理论知识,这也为他顺利投入实验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当其他保研的同学享受闲暇之时,他已经提前进入实验室,跟随理学院化学系黄英教授参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事实上,初进实验室的赵阳尚未开展实际研究工作,清洗烧杯、锥形瓶等辅助工作是他的主要任务,偶尔也被安排辅助师姐完成实验中的简单步骤,但这些赵阳从未抱怨过,而是脚踏实地、认真对待,严格遵照程序,一丝不苟地完成这些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基础工作。

“硕士期间欲求取得科研成绩,必须舍得花时间,付出与产出成正比。”为了节省时间,他放弃了午休的习惯。夜伴星辰结束实验的他回到宿舍时,舍友已经酣然入睡。舍友们眼中的赵阳总是“神龙既不见首,亦不见尾”。看文献、做实验几乎占据了他的全部时间,日复一日,即使假日期间,依然与实验相伴。

“抓住灵感的火花,科研也有小窍门”

化学不仅为赵阳带来了乐趣,更制造出灵感的花火。实验不单是化学元素的碰撞,也是思维的碰撞、灵感的交融、想法的孕育。一个想法诞生后,赵阳会马上付诸实践,不断尝试,直至成功!如果最终想法未能实现,他也会认真思考失败的原因,汲取经验教训,不断进步。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敏锐度的不断提高,成功对于他来说,似乎顺理成章。

赵阳始终坚持每月收集重要文献的习惯,及时发现相关国际领域的最新成果,跟踪了解最新、最热研究动态,获得灵感和启发,及时对比调整自己的研究方案。国际化视野,前瞻性眼光,造就了他的研究成果紧贴国际,赢得了广泛肯定。

科研并非踽踽独行,导师黄英教授及教研室成员至关重要,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促使他的想法更加成熟,更具操作性。赵阳多次提到,导师黄英教授灵活的时间安排,为他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展开实验。他的认真努力也得到了导师黄英教授的肯定,“在科学研究道路上,赵阳不仅能结合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而且积极学习科技文献和各种科技交流活动后获得的新的知识,这为他的科学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身处于一个积极向上的课题组,收获的不仅有知识、成就,亦享受到温暖与感动。大家畅谈学术,即使领域和方向不尽相同,但交流的火花可以提供思路,这些珍贵的经历激励着他的科研道路蒸蒸日上。

“不怕失败,勇攀学术高峰”

旁人羡慕赵阳丰富的成果之时,却没有关注他在千百次实验失败后的继续坚持,科研之路并非坦荡前途,一帆风顺。蒸馏过程中的暴沸,抽滤过程中的漏液,甚至不经意的小小失误足以毁掉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成果。

赵阳说起了印象中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他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一个月的实验,直至反复观察多个样品才发现,所需产物并未制出。他没有气馁,重整旗鼓,斟酌实验方案,与老师深入讨论,查找问题原因,持续实验,最终成功实验方案。

赵阳看来,辛苦的实验过程已然成为家常便饭。预约透射电镜机会需要通宵排队,表征测试样品需要马不停蹄的奔波,扫描电镜、元素分析需要踏入近代化学所,测量孔径分布还需要跑到西北大学,测量热重分析则需要前往陕师大新校区,赵阳的足迹已经踏遍了半座西安城。很多时候,即使忙碌一周也不能实现一次样品的表征,但他不埋怨、不退却,在勇攀梦想高峰的征程中,不断征服困难和挫折。

天道酬勤,赵阳研一期末之时,就发表SCI学术论文1篇,向SCI刊源杂志投稿2篇,受理发明专利2项。赵阳不断提高自身要求,于研二期间发表SCI学术论文6篇,向SCI刊源杂志投稿3篇,另1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此外,他以负责人的身份申请了学校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还参与了省部级基金申请书的撰写,并有幸成为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忙里偷闲,学霸的娱乐时光”

同学们眼中以往的科研达人课余生活完全被实验占据,毫无多姿多彩之感,无暇休闲娱乐,其实不然,赵阳也会忙里偷闲,在等待观察实验反应的过程中,赵阳也会选择看电影作为消遣;科研达人也会邀约朋友爬山踏青,锻炼身体;赵阳还喜欢拿起毛笔,一抒情怀。研一暑假时期,赵阳放弃了休息时间,他主动要求参加西北工业大学“爱心直通车”—兰州站的志愿活动,为考入西工大新生中困难学生送爱心,让贫困生在进入校园前就感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温暖。

工大生活即将画上完美句号,七年里,新校区的宏伟变化见证了赵阳的拼搏进取,他会带着这份美好的校园回忆在国外继续科研之路,再创佳绩!同时,他也希望有志于读研或正在读研的学弟学妹们要有一颗坚定的心,以博士生的要求去勉励自己,以兴趣为原动力,坚持不懈,勇攀高峰!

(编辑:田庆青)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