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9月2日电(通讯员 付怡)暑期伊始,理学院党委抽调部分中青年教师,对综合改革方案和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细则进行制定,围绕学术合作领域和人才培养基地的拓展进行了相关单位的走访调研,收获颇丰。
聚力量,深化改革新篇章
8月13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志球副校长带队到长安校区就理学院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进行了调研座谈,院长邓子辰教授针对就理学院的青年教师引才、育才举措和综合改革方案做了工作交流汇报,理学院在人才引进和成长方面具体措施、现有人员分类管理特别是专职教学岗、学科岗,青年教师保护等方面思考得到了热烈反响,双方围绕人事制度改革展开全面深入的研讨。
据悉,暑假期间,理学院党政负责人多次召集工作会议,围绕学院综合改革方案和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细则展开讨论,并根据放假前向学校和全院教师汇报反馈的意见,让改革方案落地生花。学院党政班子明确此次改革原则是“淡化编制,淡化身份,强化岗位,强化目标”,遵循“尊重老同志的历史贡献和现实地位,为青年学者搭建破格晋升通道”的实施原则,明确了青年教师保护、教学型专职教授、团队和个人考核结合、院办职能改革、职称评审条例等九个方面的改革关键点,将全体师资队伍(教师、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分为五大序列九个等级。其中,教师序列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和学科型,不同岗位同一等级待遇相同,如教学型一岗和教学科研型/学科型岗位一级岗待遇相同。针对理学院支撑四个一级学科和一个全国重点学科现状,为全面做好学科建设,迎接2017年和2020年学科评估,理学院明确提出设立学科岗。探索人才体系准聘(B轨) 为主,长聘(A轨)为辅引进新模式。通过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成果数据分析,提出了不同类别、级别岗位的聘期工作量化指标,首次对公益工作予以赋值量化,通过模拟测算,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岗位评聘和考核评价体系。
进国防,开拓育人新天地
8月10日~14日,在闫育周书记和代富平副书记的带领下,理学院由9名教授、9名博士生和10名硕士生组成的“悠然见南山,清风徐徐来”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四川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物院),进行了为期5天实践走访。在5天的走访交流时间里,实践团先后来到中物院材料研究所(七所)、中物院微波与太赫兹研究中心、中物院电子工程研究所(五所)、中物院电子应用研究所(十所)、中物院化工材料研究所(三所)、中物院激光巨变研究中心(八所)、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一所)和中物院科学技术馆等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实践。师生们在走访交流过程中,向中物院相关研究所介绍了我校总体情况和理学院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方面的进展,谢彦博、金克和、金克新、尹剑波、张富利、赵小如、杨德兴等教授分别作了学术报告,并就具体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讨论。9名博士生全程参加了由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一所)承办的“凝聚态物理最新研究进展博士后论坛”,10名硕士研究生走访了相关单位,拓展了国防单位就业新渠道。
虽然时值暑假期间,师生们怀着对国家核事业的高度敬仰之情,深入了解了作为国防重点企事业单位的中物院相关研究所。一方面通过学术交流活动等形式,向访问单位展示了我校的一些科研成果、展示了我校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治学态度,增进了重点国防企事业单位、学校与研究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为后续的科研、就业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另一方面让学院研究生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既增长了见识,又锻炼了自己,此外还能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重新的审视,为今后的就业、科研做更加充分的准备。
(编辑:田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