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9月2日电(通讯员 王泠)西北工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校级示范队——赴张家港“创新创业”实践于8月底结束。此次社会实践队由管理学院申请组织,与张家港市团委联合,旨在通过以召集全校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同学,对张家港人才政策、企业创新政策、大学生创业政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拓展同学们的视野,通过参观走访当地创新创业型企业,与当地引进人才和创业成功人士座谈等方式,让同学们对创业过程有更生动详实具体的感受,激发同学们的创业灵感和热情。
在张家港团市委王苏嘉的带领下,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王泠老师与一行10名同学开展了实践。队员们先在江苏省苏州、无锡等市调研,后奔赴张家港开展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为期四天的集中参观学习。参观学习期间,实践队队员先后来到张家港市综合展示馆,人才公寓,青年创客社区,沙洲湖科技创业园,保税区科创园,社会主义新农村永联村,南丰镇中试与产业化基地进行参观,并与其中的一些创新创业企业进行座谈。
“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张家港南丰镇永联村
从滩涂遍地到高楼林立,从寸草不生到挖塘养鱼,从开垦荒地到集体轧钢,从生存困难到生活富足.....永联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村到经济实力跨入全国前三甲的富裕村,村民基本实现“家家有住房,家家有汽车,家家有补贴”。
近十年来,永联村投资数亿元建成了集图书馆,健身房,棋牌室,歌舞厅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以及拥有小学、幼儿园、医院、商业街、农贸市场、休闲公园为一体的配套工程,使村民能够“老有所养,少有所依”。
当实践队员惊叹于永联村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时,永钢集团团委袁金鑫副书记告诉我们,正是由于永联村村民抓住了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勇于创业,敢于创新,并通过践行“以企带村,村企合一”的发展理念,才最终赢得了“华夏第一钢村”的美誉!
实践队队员从中见识到了一次成功的创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巨大改变,这让队员更加坚定了通过创新创业的方式来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的决心。
“人才政策是创新创业的推动力”--张家港市政府的人才政策
张家港以其位于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独特地理优势建立了全国唯一区港合一的保税区,以其当地政府优厚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更是为国家孵化了大批以高科技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创业企业,成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县级市之一。
当地政府在经过详细的考察评估后会给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给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人才公寓或住房补贴,以及给外籍人才的子女提供与国外相同步的教育。此外,面对这些新生企业生产后期由于缺乏经验面临市场短缺的困难,政府也会帮助他们与当地相关企业完成产品对接,从而打开市场。积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使得每年都会有上百份创业策划书承载着青年大学生的梦想投向这里,在这里插上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创业”—学好专业知识才是首要任务
菲镭泰克蔡总告诉队员们,大学生要先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并通过学习基础知识来锻炼自己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在没有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不能好高骛远,空谈创业只会舍本逐末,一无所获。
张家港市团委王苏嘉副书记也建议大学生要着重培养自己的“六大能力”,即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他认为,这六个能力是在大学里就可以培养的,并且是大学生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过关的基本能力。
当同学们问及人才考量的问题时,张家港市南丰镇经济服务中心科技人才办张卫东主任回答说“真正对企业有用的,或是能够带领一个团队从无到有的就是人才。”
创业中的青年们除了不断在技术上进行革新突破,更要合理挖掘和利用资源。依托当地政府的优势和政策发展壮大,加强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找到与自己的项目相适应的对口企业来通过嫁接的方式以求获得最大的帮助是保障创业成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正如江苏如意通动漫产业有限公司张总经理所说“获得资源比获得资金更为重要”。
为了此次实践,同学们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熟悉创业知识、了解创业故事,对参观实践单位及行业丰富了解,设计调查问卷、每个人都构思了创业想法,并带着问题去实践。队员们各自分工周全,责任到位,保证全程安全顺利进行,实践过程积极思考、提问,收获丰富并且针对性强。结束后,队员们抓紧准备将实践一行以各种方式分享和展示给学校师生同学。










(审稿:张翠仙 编辑:田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