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3月20日电 (袁云 张永福)为了更好地推进我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制订工作,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2015年3月17日-18日,由张骏副校长带队,偕同发展规划处处长张近乐、政策与战略研究室主任兼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支希哲、财务处处长龚福和、国资处处长张原、基础研究与文科处处长姚尧,以及学校办公室和政策与战略研究室相关同志,前往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综合改革相关工作的调研。
3月17日上午,在同济大学逸夫科学楼,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以一以及学校办公室、发展规划研究中心、财务处等相关部门领导欢迎我校来访人员。会谈中,陈以一表示同济大学和西工大同为E9联盟高校,在许多方面开展了良好的合作。两校在综合改革中所面临的与要解决的问题有共性的,也有不同的、个性的问题,两校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十分必要。
同济大学综合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内部体制和机制的问题,主要聚焦于未来5年内(尤其是未来3年)学校自身可以控制的、并能够做到的事情。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六大部分,分别是“改革法人治理结构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师资人事制度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革教学管理体制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建设机制与优化科学研究管理体系”、“改革资源管理模式与增强支撑保障能力”以及“改革行政后勤服务体系与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其改革的主要创新和亮点集中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结合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推动实现多元外部力量参与办学;打通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贯通培养,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下放博导与硕导资格至学院,实施校内研究生学位点的动态调整,推进学科专业的优化设置与调整;组建技术转移中心,建立成果整理、申报、推广、转化等完整的服务体系,探索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制度等;对教职员工实现分类建设、分类评价,并与薪酬制度、激励机制和合同续订等有机结合;将资源向教学倾斜,资源分配权力重心下移至二级单位,实现全成本核算等。张骏副校长及其他调研人员针对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与规划、财务管理、公房管理与配置、科研管理等关注的问题,与同济大学的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进一步了解相关具体改革举措。
3月18日上午,张骏副校长带队继续前往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郭新立以及规划发展处、改革发展研究室、资产管理与实验处、财务计划处等部门的领导座谈并交流。郭新立分享了上海交通大学在改革中成长的历程,以及“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胜”的发展之道。规划发展处处长杨颉详细介绍了学校的综合改革方案。上海交通大学的综合改革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分析并梳理出制约学校发展的20个主要瓶颈问题,针对问题,明确改革任务。其综合改革围绕“1+3+1+1”进行,“1”——建立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3”——人才培养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科研体制改革;“1”——国际化办学改革;“1”——资源配置模式改革。
上海交通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聚焦“引育并举、分类发展、并轨运行”,建设学术荣誉体系-Tenure制,并全面启动“双轨”并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则在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重点突破。科研体制改革主要是建立专职科研队伍,推进深度国际科研合作、实施学科自主调整与发展等。同时,推动院系综合预算管理试点工作,建立可持续的财务保障机制、资产调配机制。学校主要依托创建四大卓越体系(卓越创新人才成长体系、卓越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卓越思想文化创新体系、卓越社会服务支撑体系),最终实现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探索以部市协同为支撑的高校自主发展道路的改革目标。张骏副校长及其他调研人员针对综合改革方案的制订与推进、财务核算及预算改革、空间资源管理与配置、科研创新与管理等主题,和上交大领导进行了深入讨论。在交流中,我校调研人员深切感受到上海交通大学为发展主动改革的迫切心情,以及全校上下“协同发展”的共识和价值观。
这次调研活动不仅使大家学习和了解到同济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综合改革的情况与具体做法,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两校强烈的危机意识、改革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改革势在必行,今后我们应不断加深对改革的思考与认识,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快改革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