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5月11日电 (通讯员 吴楠)西北工业大学第七届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组织同学们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宪梓堂,观看了以“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主题的原创校园话剧《马兰花开》。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
话剧《马兰花开》生动地演绎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为祖国、为核武器事业呕心沥血、不懈奋斗的伟大事迹。该剧由清华大学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细腻的艺术加工。整部剧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又发人深省地将邓稼先的成长成才史娓娓道来,为其以身许国的不平凡的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新中国百废待兴,邓稼先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克服敌对势力的阻拦及客观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回国投身建设事业。之后更是为了祖国,放弃家庭,领着一帮青年学子走进荒无人烟的新疆戈壁。他们放弃了一切,但是没有放弃对祖国的爱,对事业的执着。
演出结束,同学们学到了很多,也有了很多的感触,纷纷写下观后感互相学习交流。
马文卉同学这样写道“马来花开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信仰。像马来花扎根二十一基地的荒漠之中,制造中国自己的子弹的信念扎根于孩童的心中,这种信念支持着邓稼先前进,更感动着我们。生活物质的优越让我们忘记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与不易,而这部话剧的正能量唤醒了我对信仰理想的渴望。相信、坚守并不断前进、无所畏惧,蓦然回首但见马来花开。”
话剧结束了,停留在同学们脑海离得仍然是舞台上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思绪里回荡的仍然是那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峥嵘岁月。不由得想起我校的原创电影《古路坝灯火》,还有当年西北联大师生七星灯火,立志报国的伟大精神。
“我们之前所了解的邓稼先不过是“两弹元勋”的称号,我们并不知道整个研发团队的工作环境和历程,而共和国的脊梁并不单单指邓稼先一人,它所代表的是那一辈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他们的汗水和泪水成就了今天的中国。爱国不应是口号,而应是一种倾注于生活点滴的习惯。”朱子琳同学有了这样的感触。
马兰是坚持,是艰苦奋斗,是隐姓埋名甘愿付出为祖国,马兰精神读不尽也道不完。“两弹”元勋的奋斗,只不过是一个不被欺负的渴望。其实梦想无需太高太远,最纯朴的渴望和最简单的坚持,就足以成就一生。
(编辑:田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