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图灵文化带给我们什么?”——“我与院长有个约会”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15-06-04 16:18:31 点击数: 来源:计算机学院

西工大新闻网6月4日电赵超 李刘洋 刘倩倩) “她问我从本科到研究生都是IT专业,为什么会在毕业时拒掉本专业的offer,而选择自己创业做烘焙。我的回答是我在毕业时有过纠结和艰难的抉择,最终选择了发挥兴趣、追随内心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创造一个具有互联网思维的烘焙品牌,做互联网+烘焙,改造传统的烘焙行业。听到这里,她笑着说为我感到自豪,告诉我做事业一定要有胸怀,当事业发达的时候,要有和大家共赢和分享的开放心态,这样才能有舍有得,在未来走的更远。她还鼓励我创业要打开思维,尝试将互联网、味觉与文化相结合,尝试将应用越来越广的3D打印技术加入到创业理念中。”谈到这里,计算机学院研三的学生杜伟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光彩,她的BBC烘焙梦想正在实践中,“真的没有想到可以就这样和院长在草坪上轻松而澎湃的聊天,让我感到在艰苦的创业路途上,有院长的的理解的支持,有院长的肯定和鼓励,于是在面对一切困难和打击时我都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在面对一切动摇和诱惑时我都有了更加坚强的勇气。院长是我前进的榜样,做一位知性、智慧、勇敢、坚定、有所成就的女性,给予别人温暖和力量,帮助别人实现心底的梦想!”

那个阳光明媚、清风徐徐的下午,启真湖畔的草坪上进行的那场别具一格的“约会”让很多亲身参加的同学难以忘怀。大家可以和我们亲爱的张艳宁院长零距离的交流,在一个开放、平等、自由、温馨的氛围中,说出自己的心声,聆听院长的感悟,是一次很棒的经历。

从“图灵咖啡微学术”、“图灵讲堂”到“图灵之星奖”,图灵精神和文化已经渗透到计算机学院每位学生的生活中,传承、探索、创新、分享,同学们都有了自己对图灵精神的领悟和自己的图灵故事,说起图灵文化的内涵,张院长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图灵作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从战时密码破译到创建计算科学,计算机能够从宾大实验室走出的ENIAC到现在的智能、移动终端主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他的贡献是从0到1那样质的飞跃。探索是创新的不竭源泉。驱动图灵的梦想竟来源于他的一个好友的去世,他曾说:“我想重建一个大脑。”这在现在看来都不免异想天开的一句话为世界带来的是不可磨灭的财富。图灵虽因“图灵计算”理论成名,但是他的研究领域绝不局限于计算科学,图灵对生物形态发生也有很深入的研究,甚至图灵还是一名很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厚积才能薄发,计算科学是一门普适性极强学科交叉度高的科学,计算科学的学习研究决不能局限在计算科学本身,广泛学习融会贯通才能实现更高的成就。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话题渐渐开始打开,同学们纷纷提问。一位理学院的学生向张院长提出“想考研考入计算机学院”,院长表示很欢迎,她提到“数学与计算机紧密相关,数学可将问题描绘出来,而电子工程师则可将其建立起来”。通过文化技术学科的交叉,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她说文化和学术的交融是必须的,此次的计算机图灵文化节,就是一种科技与文化交融的很好方式。还有一位同学向院长说出了自己对现阶段教育的看法和困惑。院长谈到有些同学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现阶段教育体系的弊端。这不只是学生学的误区,也是老师教的误区,因此要改革,院长谈及此次计算机学院教学改革对老师能力的三点要求,第一点是指导阅读能力,第二点是课堂执行能力,第三点是组织实践能力。要求教师有系统性的思维,用系统的思想去解决问题。院长通过一个三年级小学生在国外学习的事例,向我们描述了国外通过研究人类大脑而对学生进行教育。国外将书籍评价分为0分类,10分类,20分类等,读者根据自己的程度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从而用相同的时间获得更大的效率。

聊天的热烈情绪越来越浓烈,在同学们的追问下,张院长还和大家分享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是一段青春无悔桀骜不驯的珍贵回忆,在大连理工的学习生活给张院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回忆起当时同学们的感情和一起做过的事情,张院长津津有味地讲述他们一起排演话剧一起迎接新生,所有的一切都是学生自发自主进行。张院长也勉励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干部们要发挥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锻炼自己的独当一面的能力,为自己闯荡出一片天地。她还讲到,不同年级学生也需要传承,高年级和低年级的班级一对一对接,低年级在生活学习上有问题可向高年级学长寻求帮助,这就是传承。院长和同学们分享了她大学时期做学生工作的情境,她在刚进入大学时,学长学姐给了她热情的帮助,她在第二年迎新的时候以更热情的态度去迎接新生,这就是传承。张院长提出,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的传承是学生与学生的对接,而不是学生和老师的对接。学生的事情要让学生自己完成,学生要勇做学院学校的主人。张院长给出“以点带面”的建议,让敢做的能做的起带头作用,去带领不敢做的同学们去前进。

院长还给同学们传达了我院综合改革情况,她告诉同学们,学院的改革遵循软件工程的五大步骤。第一步为需求分析,对国家政策的分析,对教育界方案的分析,对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分析,对国TOP10计算机学院的分析,对国内21所大学进行的分析。第二步找出我们的问题,通过分析确定目标,对学院自身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优缺点进行改革。第三步为借鉴他校先进方法,针对我们的问题,寻找国际上其他高校可以借鉴的先进方法。第四步为确定我们的方法,针对自己的问题,借鉴别人的方法,提出适合学院如何改革的方法和步骤。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改革的方案不断进行修改论证,迭代优化,从而选出最适合我们改革的路线。张院长说,有问题我们就进行改革,改革永远是进行时,改革是历史的潮流,只有不断的改革我们才能不断的进步。改革还需要教代会,任何的改革都要有一定的章程,将其完全公开化,需要教代会的评价。学生会主席李刘洋同学提议建立一个计算机学院学生的学代会,和教代会职能类似,在学院进行重大教学改革之时,给予学生参与学院改革的权利。张院长对这个建议大加赞赏和支持,表示学院的改革需要听到学生的需求和心声!

话谈到最后,张院长被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面鼓励学生培养国际化视野,敢于走出去,另一面又培养学生扎根西部,吃苦耐劳,两者是否矛盾又如何做到统一?张院长这样回答:在她的大学同学中,有的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有的甚至在国外。而她选择从祖国的东边到西边,来到西北工业大学。扎根西部,报效祖国,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言传身教,用老师自身的行为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这中间可能需要抉择,需要放弃和割舍,这是一种人生态度和精神气度。张院长用核爆实验基地马兰举例,与马兰相比,任何物质条件可能都是优越的。在马兰英雄烈士无名墓前,那种甘于奉献一生、全心报效祖国的精神给人深深的震撼。“来一次,震撼一次“张院长这么形容道。扎根西部,献身国防的西工大精神,应该刻在每一个西工大人心里。院长说,我们要培养有国际视野、眼光长远、具备全球观念,同时具有愿意为偏远贫穷地区人民谋福利的高尚人格的人才。我们在享受国家人才培养的同时,有反哺人民回报社会的服务意识。我们要培养更高层次精神的人才,培养具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胸怀的人。人类大学的根本是培养精英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不仅有物质方面的进步,更要有精神方面的进步。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两个小时师生推心置腹的交谈在轻松愉悦中结束了。启真湖畔得启真,张院长宽广的胸怀和渊博的学识让同学们钦佩不已,丰富的阅历和中肯的建议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我与院长有个约会”,是院长给同学们上的一堂别样的课,同学们心底收获了许多许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特殊的“约会”,我们可以与院长、学院离得更近,更贴切的感受到家长和大家庭的含义,我们可以表达想法,可以与院长交换心得,可以直接得到蒙示和指导,相信今后我们还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开展师生交心交流的活动。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