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电子信息学院2013级本科生“梦想起航”仪式举办
发布时间:2014-05-27 11:33:30 点击数: 来源:电子信息学院

西工大新闻网5月27日电 5月21日下午4时,电子信息学院2013级本科生“梦想起航仪式”在长安校区举行。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骏,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王宇波,校团委书记马俊,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周德云,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孙明亮,以及来自各个专业领域的梦想导师们出席了本次活动。仪式由电子信息学院2013级兼职辅导员王艺主持。

在“梦想起航”仪式上,根据共同梦想结成的8个“追梦小组”的代表依次上台,大声说出他们的大学梦想。其中,既有以“勤奋学习,科技报国”为大学梦想的“格物致知,究学研理”小组,又有以“成为有能力改变人类生活的卓越工程师”为梦想的“科技领航,追求真理”小组;既有以“远赴重洋,成就更好的自己,归国后做中华栋梁”为梦想的“出国深造,拓宽视野”小组,又有以“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梦想的“实践探理,自我突破”小组。此外,还有一些同学将“培养兴趣爱好,培养文化艺术修养,开启更加灿烂精彩的人生”作为大学梦想,也有的同学的梦想独特而朴实,三位同学分别代表各自的追梦小组走上讲台,讲述了他们要在4年大学生活中“拍摄一部自己的电影”、“创建一本自己的杂志”、“读完100本书”的梦想。

为帮助同学们圆梦,学院为每一个“追梦小组”精心邀请的神秘“梦想导师”也依次出现在同学们面前。学识渊博,熟悉学科发展,能够在专业引导、专业兴趣培养等方面给与同学帮助的系主任吴俊、万帅、何建华、陈绍炜老师成为了立志勤奋学习,在专业上有更好发展的同学们的“梦想导师”,长期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院长助理王伶、周巍老师、实验室主任林华杰老师和李立欣老师则成为了梦想在科技竞赛中大展拳脚,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同学们的“梦想导师”,他们都分别加入了同学们的QQ群,将为同学们进行专业方面的引导,解答同学们在学习、实践方面的各种问题,为同学们实现大学梦想提供助力。对于有出国深造梦想的同学们,学院邀请了正在哈佛大学深造的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褚衍辉担任“梦想导师”,他虽然没能来到仪式现场,却从哈佛大学发来视频,鼓励同学们为实现梦想不懈努力,并承诺会在同学们的QQ群中和同学们分享在海外学习、生活的心得和感受,指导同学们的留学之路。学院优秀的学生干部,担任校学生会主席、研究生会主席、校团委副书记、陕西省学联主席的刘星同学成为了有志于在大学生活中全方位锻炼自己的同学们的“梦想导师”,他用热情洋溢的讲话给与同学们鼓励,并表达了愿意与同学经常进行线上线下广泛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心愿。爱好文艺,渴望在大学生活中培养兴趣爱好,锻炼文化艺术修养的同学们,则欣喜地在大屏幕上看到了自己的“梦想导师”——中央歌剧团青年演员赵听老师以及西安音乐学院教师、青年钢琴演奏家张海霖老师,两位“梦想导师”不但会经常和同学们在QQ群、微信群交流,分享音乐之美,更会经常邀请同学们参加西安音乐学院的音乐会,同时,2013级兼职辅导员王艺老师也成为了本组同学的“梦想导师”,并将每周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和喜欢文艺的同学们交流、欣赏音乐。当想要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的小剧组介绍完他们的电影梦后,曾创作了风靡至今的剧目《向丰碑敬礼》的李光熹同学作为“梦想导师”登上了讲台,他用李安、张艺谋两位电影大师的故事勉励同学们坚持梦想,勇于追梦,并表示将会用自己的实践经历为同学们进行电影创作提供帮助。同学们为每一位到场的“梦想导师”都颁发了署名为“电子信息学院2013级本科生”的聘书。

除了邀请“梦想导师”外,学院还设立了“圆梦基金”,“梦想基金”将用于支持同学们创办的杂志的印刷、出版,并根据想要在大学生活中博览群书的同学的需求,购买了大量图书,成立了学院“积微书斋”,供每位同学借阅,并将随着每年新书的加入,逐渐壮大。

听过同学的梦想宣言后,张骏为同学们作了精彩的“梦想致辞”,他鼓励同学们要立志高远,在选择梦想的同时也要选择梦想的高度,并用毕生精力去追求,成就最精彩的人生。同时,张骏勉励同学们要将自己的梦想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和伟大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将自己的成长、奋斗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做既有梦想又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

仪式最后,13名班长怀抱着寄存了288名同学梦想的时间胶囊,和在场的所有领导以及梦想导师们一起封印。同时,导师们和同学相约四年后一同打开时间胶囊,共同见证同学们的圆梦时刻,分享四年里为梦想而奋斗的点点滴滴,并定10年以后的梦想,封进这些胶囊中,等大家毕业十周年返校时开启。

据悉,大一下学期,在2013级本科生经过一学期适应大学生活,并通过开展系列认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崇高人生理想的基础上,学院组织开展了“写给四年后的自己”活动,学院2013级288名同学都结合人生理想制定大学梦想,并将梦想存入“时间胶囊”中,待毕业离校时开启。为鼓励、帮助同学们持之以恒地为了梦想努力,经过仔细筛选,学院将有相同或相近梦想的同学划分为“追梦小组”,让同学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相互鼓励、相互提醒,并邀请知名校友、教授学者、优秀学长等作为“追梦小组”的“梦想导师”,陪伴、引导和帮助同学们成长。此外,学院设立“梦想基金”,认真挑选值得帮助和实现的梦想,由“梦想基金”助力其圆梦。

(编辑:田庆青)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