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9月2日电 为了响应党中央、团中央的号召,在青年学生中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16名师生赴江西赣州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西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队一行9人于7月13日从西安出发,乘火车前往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赣州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师生汇合。联合实践队团队成员合计16人,其中包括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分团委书记王海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分团委书记周佼佼以及14名学生,两个学校的实践队员们按照之前的分工,分赴赣州市上犹县、崇义县,通过典型引领活动为载体,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积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
走基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日,西工大实践队抵达上犹县,全体队员分为三个小组,各自在不同的区域对当地的人民群众进行采访,并发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调查问卷,同时还向参与采访的群众赠送了小礼物——工大特色的明信片和卡贴。虽然天气炎热又时值下午,但是当地的人民群众非常热情,对于采访非常配合。民风淳朴的上犹县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缩影。
采访的对象涉及社区居民、行人、商铺经营者、小朋友等等,采访的内容主要是民生相关的一些问题,诸如教育、环境、卫生、社区建设、人文,当然还有一些带有苏区特色的命题,例如革命精神的传承等。被采访者表达了自己对上述问题的看法。一些被采访者表达了对当地环境的担忧,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值得深思;有被采访者表达了“传承革命传统应当从娃娃抓起”的观点;也有被采访者表达了对政府工作的赞扬,说是最近几年上犹县对村镇土坯房进行了集中的改造,造福了老百姓。可以看到,人们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非常关注,我们的国家正在成长为一个更加文明、更加强大的国家。
献爱心,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16日,实践队全体成员走进了由退伍伤残军人万超禄开办的留守儿童托管机构——彩虹家园。从1997年至今,万师傅的托管中心累计照顾了500多名留守儿童,很多孩子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这里与其说是托管机构不如说是小朋友们的第二个家。万师傅出身于部队,对孩子们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关注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注重完善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培养。对于要求孩子们做到的事情,万师傅始终以身作则,自己每天早起带领孩子们去跑操,与孩子们同吃同住。万师傅抱着提高孩子们自理能力的信条,教育着一个又一个孩子。孩子们在这里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
西工大实践队来到彩虹家园,和万师傅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了托管中心的基本情况,队员们都对万师傅这数十年来持之以恒对留守儿童的照顾赞叹不已。的确,这才是温暖人间的正能量,尽一己之力,造福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诠释。接着,同学们开始了实践活动,和孩子们一起观看关于西工大和三航知识的宣传片,通过“歼10”和“歼15”的飞机模型,详细地向孩子们介绍了基本的航空知识和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两架航模激起了孩子们极大地热情,不断提出许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透过他们的眼睛,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万师傅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论“穷”与“达”,都可以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自动,万师傅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普通人,如何用自己的方式造福社会。
敬老院,在感动中学会感恩
17日上午,实践队的成员一大早就集合乘车前往革命老区营前镇。营前敬老院坐落于道路旁边。敬老院院长是一位黝黑朴实的中年人,一见到实践队成员满脸质朴而亲切的笑容,实践队员们将提前准备的奶粉、大枣、花露水、肥皂、毛巾、洗衣粉等食品和日用品交给院长,表达了全体队员的一点心意。
院长告诉队员们,营前敬老院是周边比较大的一家敬老院,容纳了周围三乡一镇的120多位孤寡老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他们与敬老院的8名工作人员组成了一个130人的温馨的大家庭。敬老院建成三年,占地15亩,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投资700多万,基本生活设施非常完善。老人居住的房间设施也很健全。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老人们用热水都很方便;院内四个人一间房,有电视,风扇,生活条件有保障;每个房间都有呼叫系统方便老人们求助。
实践队的到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老人们脸上也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队员们开心的与老人们交谈,游戏,下棋,尽管方言晦涩难懂,但是老人们的淳朴依然深深打动了我们。或许,中国的福利体系比不上一些发达国家,但是我们的国家正在完善福利体系的道路上不断地努力着,营前敬老院是整个社会福利体系完善的一个缩影。“老有所依”是中国人世代所追求的,而我们的社会正在努力做到这一点。
访圣地,接受红色教育洗礼
17日下午,实践队参观了位于营前镇东部的崩河墈毛泽东旧居。那是几间具有地方建筑特色的土坯房,房屋保存完整,当年毛主席使用过的劳动工具、石磨依然摆放在室内。随后,实践队参观了上犹县革命烈士陵园,在革命先烈的纪念碑前,队员们怀揣敬意向先烈们表达哀思。
在参观中,队员们看到的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中国革命在赣南燃起的星星之火,是在简陋居住条件中,中国革命在风雨前行中留下的印记,这一切都是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活教材。
进学校,帮梦想插上翅膀
18日,实践队员从上犹县乘车到崇义县,再转车到黄泥排,然后再步行半小时到达义安小学与在此支教的南航志愿者们汇合。在与南航的师生经过简单的交流之后,同学们开始商量下午课程的设计和安排。
下午两点半,实践队员李浩然和南航的志愿者们一起给小朋友们授课,从人类飞翔的梦想到飞机的出现,从世界航空史到我国的航空工业的发展,两位同学别开生面的教学,让原本喧闹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为了丰富教学活动,李浩然同学带领小朋友在教室里模拟了飞机起飞和降落,让孩子们也体验了一下当飞行员的乐趣。接着,志愿者们教孩子们一起折纸飞机,在纸飞机上写下自己的梦想。最后,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来到操场共同放飞梦想。
整个过程不断传出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队员们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渡过了愉快的一天。透过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实践队员们看到的是祖国未来的栋梁。
工大人,做核心价值观代言人
尽管赴江西赣州社会实践活动只有短短的四天,但是四天的时间里,实践队员们从我做起,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基层去磨砺意志,克服大学生养尊处优的心理优越感,深刻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人。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提升自身素质,成才成人,在新时代,为奉献社会主义事业打下好的基础。






(编辑:田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