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5月20日电(郑欣)5月19日下午,艺术教育中心南山艺堂推出民俗系列活动——剪纸艺术沙龙。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非遗专家王智,民俗继承人路晓春及非遗学者左其诚、刘合心作客艺术沙龙。沙龙由艺术教育中心武阿璟主持。
剪纸的起源,王智老师从“送寒衣”讲起,饶有兴味地揭示了剪纸艺术和原始民间文化的关系,举出用剪纸来演绎历史传说、民间习俗的作品实例,来说明古代中国人用剪纸表达对风调雨顺、丰裕富足幸福生活的憧憬。“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轻薄的剪纸作品寄托着传统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王智老师带来了洋洋大观的剪纸艺术品以供观瞻,大到展开后三米有余的《七十八神仙卷》,小到橡皮大小的“艾虎”;平面剪纸作品如“福禄寿”图样,立体的有婚礼新娘凤冠……几十件艺术品生动展示了剪纸的功能:婚丧嫁娶送祝愿,请神敬神保平安,多子多孙求香火,装饰纹样美服靓。剪纸寄托着中华民族从农耕社会流传至今的民俗习惯和情感文化。
沙龙的后半部分进入到动手实践环节,由民俗继承人路晓春和非遗学者左其诚分别充当剪纸艺术导师,现场演示并教授同学们操作剪纸。学生们分成两组,一组尝试传统风格剪纸,另一组则尝试现代风格。在老师手把手的教授下,许多同学剪出了他们的剪纸处女作:中国结、传统喜字。
通过民俗艺术家生动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动手体验,民间艺术变得不再遥远陌生。在挥动剪刀的过程中,祖辈亲人们热爱土地拥抱生活的轮廓逐渐清晰,同学们对民俗文化和民族情感的认同也进一步加深。艺术教育中心民俗系列主题沙龙,后期还将奉献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编辑:田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