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追寻先烈足迹 重温井冈精神——西工大学子赴江西开展“重温长征足迹”社会实践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16-07-22 10:29:45 点击数: 来源:电子信息学院

西工大新闻网7月22日电张慧杰 郑昆 张璐 张仕会 梁桓 张一凡)为追寻先烈足迹,重温井冈精神,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组建了“对话《长征》作者 重温长征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暑假伊始,他们即奔赴远江西,井冈山、瑞金、南昌,一路走来,孜孜以求,追寻着红军的足迹,希望这片红色热土能够给予他们全新的洗礼,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镌写一个属于西工大学子的井冈山故事。

启程:夜半出秦都 千里赴吉安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毛泽东 1930年2月

7月10日晚,西工大“对话《长征》作者重温长征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的12名队员在辅导员张慧杰老师的带领下,历经20个小时的车程,顺利抵达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站——江西省吉安市。

出发前,大家仔细阅读了王树增先生撰写的宏伟巨著——《长征》,书中全景式地展现了80年多前红军战略转移——长征的艰辛历程。同学们被先烈们这种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着,更增添了对江西这片红色热土的无限向往……

领悟:青山埋忠骨 井冈铸国魂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西江月·井冈山》 毛泽东 1928年秋

7月11日下午,实践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中国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去参观革命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学习他们伟大的革命精神。

到达井冈山之后,实践队员们首先参观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拾阶而上,微风轻抚,两侧高大的松柏庄严肃穆,同学们的心情也逐渐变得凝重起来。眺望远方,只见:绿水青山,长留人间浩气;苍松翠柏,堪慰天上英灵。

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记述了在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中牺牲的革命先辈们的生平事迹,镌刻着15744位革命烈士的英名,也安放着十位老红军的骨灰。井冈山碑林中,无数仁人志士用激扬的文字抒发了他们对井冈山革命精神的感悟和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之情。在党员宣誓大厅,实践队中的党员同学们自发地站在党旗面前,高举右拳,再次宣读了庄严神圣的入党誓词。

为了更深入地学习井冈山革命精神,11日晚上,实践队员们结合自身的经历,彼此交流了参观心得与内心的触动。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在井冈山牺牲的革命烈士中大部分是和同学们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他们年纪轻轻就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大家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为理想坚持奋斗,让信仰点亮人生,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寻根:正道沧桑远 溯本探红都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毛泽东 1965年5月

7月12日,实践队员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历史的画卷缓缓展现在同学们眼前。

1927年,在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历经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后又通过改革军队、严明纪律、分配土地、发动群众,根据地日益壮大。队员们专心致志地聆听讲解,浮想联翩,仿佛置身于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至此,历史不再只是枯燥的文字记述,它生动鲜活地烙在大家的脑海中。离开博物馆前,实践队员们纷纷在留言册上写下自己的参观感言: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感受笔记于本,精神永铭在心。

参观井冈山的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井冈山的故事还将继续。团中央井冈山教育基地、《吉安晚报》微博先后报道了实践队在井冈山开展实践活动的情况。

12日午后,实践队又踏上了前往共和国的摇篮——瑞金的旅程。辗转9个小时,实践队终于到达了瑞金这座神圣的红都,大家在这里将参观包括叶坪、红井、二苏大、中华苏维埃纪念园在内的共和国摇篮景区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与当地群众合唱红色革命歌曲《十送红军》,开展本次社会实践的核心内容——瑞金革命老区党的群众基础调查活动。红都瑞金,我们来了!

(审稿:吴闻川)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