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5月4日电(郭佳乐 张以涵)正值“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加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5月3日下午4点,在理学院报告厅,机电学院余隋怀教授做客教育实验学院“启真学堂”,向在场的师生做了主题为“从文物看中华文明与创新精神”的精彩讲座。教育实验学院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管兴华,教育实验学院团委书记陈莹,理学院团委书记戴卓,以及教育实验学院、理学院的200多名“团学骨干”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管兴华主持。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余老师从周朝的《诗经》讲起,通过一首首民间诗作,向我们展示了古人淳朴的心灵与美好的精神追求——白日则早起劳作,夜晚则出门赏月。接着,余老师通过一件件历史文物,向同学们介绍了先秦时期的礼乐制度、文字演变、建筑设计等各方面的文化成就。余老师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例子,让在场的同学们在充分了解灿烂中华文化的同时,也由衷地产生了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余老师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展示文物解读了秦国如何一步步走向强大——招他国之才为我所用,立一国之法以克强敌。同时,余老师也介绍了秦国科学、技艺、标准化生产和合理化设计等内容,秦国时期的就已存在的九九乘法表、工艺考究的镀铬秦剑、战场上的武器盔甲,让在场的同学对当时文化的强盛叹为观止。
“中华文化,首推汉唐。”汉唐盛世,是中国人心里的文化记忆,余老师更是将这种文化记忆,深深地印刻在了我们心灵深处。从服饰演变到酿粮为酒,从恢弘的建筑到四通八达的街道,从不分门第的男女之恋到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无处不体现了汉唐璀璨夺目的文化。而汉唐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也浩如烟海,除了当时的陶瓷、油灯、丝绸等有形的文物,汉唐诗赋、儒家礼法,都是我们无尽的财富。
在讲座接近尾声的时候,余老师为同学们播放了综艺节目《出彩中国人》的片段。视频中三十年打造中国传统阮琴,通过创新演奏模式,将中国传统艺术推向世界的冯满天先生,数十年的坚持终于获得认可,他泣不成声。余老师指出,一定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传承。
两个小时的时间悄然流逝,跟随着余老师的讲述,在场的同学接受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基因与血脉”,余老师如是说。最后,余老师鼓励同学们,带着一颗童心,向上向善向阳,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并发扬!讲座在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余隋怀,男,1962年生,吉林通化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工业设计专业负责人、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和蒋氏基金工业设计培训中心(CFIDTC)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广东省东莞市科技特派员等。先后承担国家“八五”、“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863”项目十项,获国家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多部。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三维数字化产品定制设计、网络化设计、人机工效设计等领域。
(审稿:管兴华 王洲航)